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王四华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3日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阴雨
深冬的宁都,寒风夹着细雨,天气分外阴冷。
今天,在一名村干部的带领下,我来到梅江镇湖田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进厨房、摸棉被、问收入……一路走来,一间间破败的房子、一床床薄薄的棉被、一双双渴盼的眼睛令我心情愈加沉重,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倍感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之责任重大。
湖田村距县城3公里,越临近村子,路越来越小、越来越泥泞。几排灰暗土砖房,靠着小山,依稀可见。村干部告诉我:“靠近县城的很多人都搬到了县城,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了。”
困难党员杨兆智,破损不堪的房屋,压箱底的是医治妻子和安葬母亲的4万元借条;低保户谢春英,丈夫病亡,自己拄着双拐撑起一个家;五保户彭绪仁,丈夫早逝、儿子死亡、儿媳出走,一生操心着一个不谙世事的孙子;困难户谢荣生,一个人要养活残疾的妻子、年迈的老人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低保户谢长生,整日面对的是患胃癌的妻子和37岁仍未婚的儿子;青年人陈明生,却因肠道患病失去劳动能力……
一个残缺不全的村庄,一个个残缺不全的家庭,似乎都与苦结缘:病痛之苦、丧夫之苦、失子之苦等等,但与他们促膝交谈,更感到他们的精神正在承受煎熬,他们的意志正在慢慢消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正在逐渐丧失。面对群众物质上的匮乏、疾病上的苦难、年迈后的担忧,我们可以给低保、办新农合、上新农保,力所能及给予救助,千方百计地给予保障。但群众精神层面的困苦,谁人知晓、如何弥补?想到这里,我沉重的心头再一次隐隐作痛。临别之际,我与他们互换了联系方式,告诉他们,有事随时可以和我联系。
回来的路上,我的心里久久无法平静。宁都县是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单亲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数以万计,天灾人祸、祸不单行的事时有发生。关注这些困难群体,我们不光要送钱送物,更要通过“三送”活动常态化、全覆盖,让每一户家庭、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战胜困苦的信心和力量;我们要通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视思想教育,增强群众之间的亲情、友情,互帮互助,同舟共济,让爱驻乡村、情满人间;我们要通过乡村规范化建设,夯实党委政府的工作基础,在困难群众身边建立一支永不走远的工作队伍,安置一批贴心人、说话人,给他们办事,给他们打气,给他们信心;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上班,致富顾家两不误,共享天伦之乐。一句话,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广大困难群体物质有保障,精神更愉悦,生活更美好。
寒冬即将过去,“民生的春天”也不远了!
(王四华 作者系宁都县委书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