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国务院出台文件支持贵州发展 贵州启动贫困攻坚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吴红缨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6日

    贵州像西部一块沉睡的洼地,如今它正在被唤醒。

  2月13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对贵州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和对口支援等七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贵州人均GDP排名连年位居全国末位,且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已引起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说西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那么贵州是短板里的短板。

  贵州省工商联副会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徐琨表示,十二五开始,我国发展战略从原来的东、中、西差异性发展,向注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进行转变,《意见》的推出,正是在这样战略转变之下的落棋。

  攻坚贫困

  尽管2011年贵州GDP的增速达到15%,但由于基础薄弱,总体水平仍差强人意。

  据统计,2011年津、沪、京三地的人均GDP均超过8万元人民币,而贵州人均仅16117元,排名全国最末位。

  贫困是困扰全省的难题。2010年,贵州贫困人口为505万人,在新的扶贫标准2300元之下,2011年全省贫困人口上升到150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重的45.1%。

  据贵州官方的统计,贵州目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是62.4%,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落后大约8年,比西部地区也要落后4年。

  贵州省社科院区域所所长胡登晓说,如果不进行集中、攻坚性地解决贵州的区域落后和贫困现状,将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

  徐琨认为,除了区域平衡的需要,中国当前出口转向东南亚等市场,西南节点物流城市和省份的发展也显得尤其迫切,因而发展连接中西部的贵州具有战略意义。

  2011年9月,受中央领导的委托,国家发改委牵头,率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共158人组成的国家联合工作组,分赴贵州全省展开调研。并在2011年11月形成意见稿,最终得到国务院批准通过。

  根据贵州的省情,2010年履新贵州的粟战书、赵克志,针对贵州省情,提出了“二加一推”,即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以及“三化同步”,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意见》中均得到了肯定和体现。

  《意见》将贵州定位为“四基地一枢纽”,即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

  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在社会生态方面,定位为“三区一屏障”,贵州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

  《意见》鼓励贵州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支持贵州省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加工贸易承接基地。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意见》颁布后表示,《意见》对贵州的定位,体现了贵州的优势和特色,也体现了贵州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也体现了国家对贵州的期望。

  贵州的新机遇

  胡登晓认为,《意见》为贵州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空间。

  例如,贵州过去受到土地资源极大的约束,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92.5%,喀斯特岩溶地貌占了国土面积的62%,已经石漠化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意见》根据贵州实际情况,提出“向山要地”,利用未利用低丘缓坡上进行试点,而且计划指标实行单列,这将为全省城镇化工业化提供用地空间。

  同时,《意见》出台有利于推动工业结构调整。

  杜鹰在发布会上表示,贵州资源丰富,其贫穷是富饶的贫穷,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贫穷。

  徐琨也认为,按照贵州的资源禀赋,完全可以像内蒙一样高速发展。

  贵州是资源大省。统计资料显示,其水能资源理论储量在全国排第6位,煤炭资源远景储量在全国排第5位,贵州一个省的煤炭储量,是中国南方12个省煤炭储量的总额,而且没有哪个省像贵州一样水煤互济。此外,贵州磷矿与铝土矿资源也非常丰富。

  徐琨认为,《意见》出台后,贵州机遇很大。比如争取新疆,内蒙的资源税试点,将有利于提高全省的财政收入,用于技改的资金将得到增加。

  同时,贵州是电煤输出大省,但定价权一直由国家掌握,如果能争取到适当的定价空间,以相对廉价的电价,就可吸引邻近的重庆等地工业用电大户的产业转移。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