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彭承礼 蓝树林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6日
当前,省、市正积极推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我们要用战略性、全局性的眼光,深刻认识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对促进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转型优势,引领赣州实现“腹地转前沿”的华丽变身。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在项目建设上已经取得了突破,但所引进的项目多数还是整体规模偏小,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难以形成和发挥区域辐射带动的作用。因此,对后发展、欠发达的赣南苏区来说,要坚持把抓招商、上项目、扩投入作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总抓手,突出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支撑转型发展,吸引更多的能够带动区域发展的项目和企业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
上通下联争取项目。一方面,加大中央苏区县申报力度。全市上下一盘棋,争取中央、省、市更大的支持和帮助,争取所有县(市、区)批准列入“中央苏区县”。另一方面,全力配合和参与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围绕规划的编制要求,加强与省、市沟通、衔接工作,提前做好项目、政策的策划准备工作。同时,解放思想,大胆策划,围绕中央苏区县的有关政策和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农田基本水利、扶贫开发、民生实事等方面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争取一批优惠政策,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各县(市、区)还可以结合自身列入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等政策优势,着力做好经济转型发展的项目编制工作,做好“双争”项目衔接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
科学招商引进项目。首先,坚持以大项目引进为重点引领招商引资工作。以超常规的举措、前所未有的力度抓招商引资,用招商引资的成效来检验各级党政干部抓发展的能力。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企业、大财团”,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税收贡献大、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产业项目以及行业龙头企业,争取在“招大引强”上有新突破。其次,加大“开门迎商,推窗向洋”的招商引资力度。赣南苏区虽然发展相对落后,但也有后发优势,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招商引资上扩大领域、加大力度、调优政策、强化服务、创优环境,让外来投资者来赣南苏区发展,不断缩小赣南苏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强化措施建设项目,实现发展后劲大提升。千方百计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用地指标、土地供应、项目融资等瓶颈问题,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树立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多渠道引进人才,创造条件留住人才,开创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举全市之力推进园区建设,建设好发展平台,提升园区承载力。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创新融资模式,加快工业园区资本的市场化运营,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促进园区产业发展升级,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引进、加快发展壮大一批接续替代产业,构建主业超强、多业并举、多元支撑的产业新格局。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