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李友俊 记者曾艳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2日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同志。从此,影响一个国家时代道德风尚、激励几代中国人的伟大榜样——雷锋,永远地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活在中国人前行的道路上。近50年来,“雷锋”因勤奋努力、热心助人,已成为道德模范的代名词。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本报今起开设“学习雷锋好榜样”专栏,充分报道我市学雷锋活动的动态消息,以及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在赣南大地营造学雷锋做好事的浓厚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9.4万名志愿者,让赣州充满爱
在赣州,志愿服务遍布城市每个角落,只要你用心观察,随时都可以看到志愿者快乐和忙碌的身影。
2012年2月13日上午,40岁的顾定恩又一次出现在了赣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自2002年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截至目前,他个人献血全血3000毫升,血小板80多次,合计献血7万多毫升。其间,他还带动妹妹、堂兄弟、表兄弟及朋友、同事100多人无偿献血。“每个人都可能生病,其他的我也帮不了,只能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10年风雨无阻的献血经历,顾定恩的话语里尽显朴实和真诚。作为一名志愿者,除了无偿献血,顾定恩还组织参与了汶川大地震赣州募捐、满城尽飘黄丝带、村级留守儿童赣州一日游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定期到各大高校开展志愿者知识培训等大型公益活动。至今,他的个人志愿服务工时达2680小时。
她叫饶薇,“80后”的她是公认的警花,但认识她的人都说,她的心比人更美。她热爱志愿者活动,热心公益事业,作为赣县公安局的一名基层公安民警,她是服刑人员留守子女眼中的“代理家长”,是“空巢”老人心中的“好闺女”,也是留守孩眼中的“大姐姐”。自2006年接触志愿者服务以来,她就对这一爱心之举“上了瘾”。她每年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间累计达160小时。用她的话说:“志愿者服务,让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自己的源泉。”
看,志愿者已经成为赣州一道靓丽的风景,顾定恩、饶薇便是让赣州不断充盈爱、传递爱的使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共有注册志愿者9.4万名(仅赣州中心城区就5万余名),在文明卫生创建、扶贫开发、社区建设、医疗卫生、扶残助残、助学支教、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应急救援等领域为社会提供服务。
近年来,赣州的志愿者工作不断发展,成果丰硕,共有数百个单位和千余人获得各级表彰,我市志愿者工作连续6年荣获团省委表彰,同时,连续两届荣获共青团中央表彰,2006年,被团中央评为“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奖”,2008年,留守孩托管中心建设项目被团中央评为“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奖”。志愿者服务赣州中心城区“三治”五月花行动品牌、“志愿者服务新农村建设”品牌、“关爱留守孩成长”品牌、“志愿者援助万户贫困家庭”计划、志愿者绿色环保行动品牌、重大活动服务品牌等一系列亮点品牌工程, 不断推动赣州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文明卫生创建、医疗卫生、扶残助残、助学支教、消防、环保等等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以及义工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纷纷建立,志愿者成为了展示赣州形象的又一张“爱心名片”。
在志愿者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和省生态园林城活动添光彩活动中,近万名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居民小区,走进敬老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单位创建、行业创建和区域性的群众创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参与创建工作的志愿者高达30万人(次),招募志愿者5万多名。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有近200万人,一大批远离父母、由祖辈或其他亲戚朋友照管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孩”。针对这一现实需要,志愿者们启动了“关爱留守孩成长”计划,通过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建立留守孩工程专项基金,资助困难的少年儿童。通过募师支教、扶助贫困家庭发展新产业等卓有成效的关爱行动,唤起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孩的关注和帮助,目前已配套建立了赣县南塘、兴国县埠头等10多个留守孩托管中心。
……
如今,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了赣州广大市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成为新赣州迈向文明城市的新风尚。在这场充满浓情爱意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个人实现了自我完善,公民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志愿者们在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的新时尚。”团市委青工部负责人刘伟民表示。
是的,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一颗爱心,拥有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感,并付诸于行动,赣州必定是文明、友善、充满发展活力和爱的。(李友俊 记者曾艳)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