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 正文内容

不同年龄段养老规划有别 30-40岁选分红险最佳

来源:长江商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9日

许小姐今年25岁,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白领,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正值青春年华的她从来没有考虑过养老问题。“我每个月都没有什么积蓄,是典型的月光族。”许小姐说,她和其他年轻女孩一样,喜欢购买各种漂亮衣服和化妆品,还有一些娱乐消费,如看电影外出吃饭唱歌等。如此懂得“享受生活”的结果就是,工资全部花光,没有结余。

去年6月,许小姐突然患阑尾炎手术住院,休息了两周左右,总费用大约1万元。突然的额外消费让她不得不向父母伸手借钱,随后,病好以后,为了尽早还钱给父母,她只能从信用卡中透支消费,然后再用工资一点点偿还,变成了“卡奴”。“现在工资勉强能还卡帐和照顾自己的生活,但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不敢想象万一出现身体状况,我该如何支付他们的医疗费。”许小姐说,她是独生女,一旦父母生病入院,所有费用都得由她一人承担,确实有些压力。

专家建议

灵活万能险和医疗保障相结合

新华保险理财师对于20-30岁的年轻人理财规划这样建议:一定要有强制储蓄的习惯。理财师介绍,30岁以下的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有节制性,因此需要进行强制储蓄来为自己积攒养老钱。另外,最好够买一份商业保险帮助理财投资,并提供医疗保障。

“万能险是首选。”理财师表示,3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跳槽人群的主力军,因此,经济收入并不完全稳定,万能险的存取方式比较灵活,风险较小。一旦投保人出现特殊情况影响经济,就可以选择保费缓缴或补缴,等经济实力恢复再补缴。在保费缴纳的金额上,理财师建议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将工资的30%-40%拿出缴纳保险金,以形成一种强制性储蓄的习惯,剩下的工资用于消费生活也不会有太大压力。

在资金提取方面,万能险也不需要每月按量提取,投保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提取,甚至可以一次性取出,也可以帮助解决年轻人的经济危机。“年轻人应该尽量选择中短期理财产品,保持收益的同时也可以随时根据年龄增长来改变产品购买计划。”

理财师建议,30岁以下的年轻人除了理财以外,一定要购买一份商业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险,“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储蓄又不多,用商业医疗险可以缓解各种医疗产生的费用压力,同时也能在意外情况发生时为父母养老提供一份保障。”

70后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支柱压力最大

32岁的冯女士事业稳定,与丈夫两人的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孩子今年7岁即将进入小学。双方家中父母健在,有退休金。

看上去十分优越的生活也经不起意外发生。今年初,公公患病入院,手术治疗费用大约在20万元左右。“丈夫家兄弟姐妹4人,决定一家出5万元,解决了医疗费用。”公公的住院让冯女士大为感叹,想到自己是家中独女,如果是自己父母生病就得她一人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孩子即将上学,未来的教育费用也给冯女士带来不少压力。“读书最花钱,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花的钱就会更多。”冯女士说,想将孩子送到国外念书,于是就要更加努力的攒钱。“家里还有房贷要还,我和丈夫都得拼命赚钱才能维持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开销。”

专家建议

加大保障力度,理财分红险最佳

理财专家认为,30岁-40岁是准备养老的黄金年龄,此类人群有了稳定的工作,家庭也有了一定的储蓄。因此,为自己规划养老未来也是必要的事。建议30岁-40岁的人群,加大自己的保障型保险力度,同时选择分红险来进行理财。

首先,在重疾和意外险方面,此类人群的保险额度不应低于10万元。“30多岁的人一般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一旦发生意外,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就必须依靠保险金。”专家表示,这类家庭中,夫妻双方都应该购买高额的意外和重疾险,保险金大约应该占全部家庭收入的10%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投保保额达到10万元以上,从而取得保障效果。

其次,30岁-40岁的人群还面临孩子的教育基金问题,因此,为孩子购买教育保险,以及进行专户储蓄十分必要。“专门建立一个账户,购买教育类保险,确保孩子教育基金充足。”专家指出,此类保险不易投保风险大的产品,应以保值为根本。一般来说,购买教育险时,也同时应该为孩子购买意外和重疾险,但孩子的保额不应超过父母,要本着“先大人再小孩”的原则购买保险。

最后,30岁-40岁的人也应该开始计划投资养老金。如果希望提前退休,此类人群就应该选择风险小,稳定收益的分红险产品。同时,将家庭收入中的40%都用于购买保险产品。“分红险产品操作简单,更加方便。”专家认为,购买一份回报力度较大的分红型产品,能保证在60岁以后,每月的养老需求,同时也能对于前期每年缴纳的保费进行返还和收益回报,储存金额的升值空间远远大于银行存款。

来源:长江商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