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房市经纬 >> 正文内容

小产权房新政 强拆抑或转正

来源:投资与理财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6日

文 | 本刊记者 王奇

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宣布整治小产权房,一些小产权房可能会遭到强拆,但也有一部分小产权房有望借此机会“转正”。有专家建议:“治理小产权房要是非分清,合法规范,小妾的儿女也是人。”

一排排已经盖好的房子,其大幅的促销宣传海报上写着“地铁口,不限购,最低40万一套”。这是北京市昌平区在售的小产权房的一个缩影。

在售楼处门口, 于小海蹲在那里抽着烟,向《投资与理财》记者抱怨:“这个时候出台政策,把我的计划全打乱了。”这是他第三次来这里看房了,他去年就已经准备在这个小区买房了,但现在却开始犹豫了。

今年2月下旬,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将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小产权房整治工作。这也是于小海犹豫的最大原因,他这次来售房处,就是想看看开发商有什么好的对策。

5000万豪华小产权房

在国土资源部宣布治理小产权房的一个月后,“单套5000万,竟是小产权?”这条消息出现在各大财经网站的首页上,曝光了北京市昌平区单套“四合院”高达5000万元的小产权房身份问题。此后,国土资源部再次重申,小产权房不合法,要试点清理,并责成相关部门查处“天价”小产权房。

据《投资与理财》记者调查,目前北京的小产权房有10余个项目在售,主要集中在昌平、房山、大兴、延庆等郊区的农村和城镇。小产权住宅的售价主要在6000元至7000元/平方米之间,小产权别墅的售价多在9000元至10000元/平方米,相当于同等地段大产权项目价格的三分之一。

而在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这样的小产权房集中区,当地不仅建设了80余栋小高层,还在建养老公寓,并衍生出“水城御墅”四合院这样的高端住宅产品

十几年都没清理掉

为了进一步弄清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小产权房的真相,记者采访了在今年年初购买了小产权房的田先生。据田先生介绍,自己虽然符合限购令下购房条件,但是有限的资金,只能买一套小的大产权房子,父母来北京的话,家里都没有地方住。

“在购买之前,我也考察过一些其它小产权房,我现在房子所在小区已经有很多人买了。这里建房土地不是租给开发商的,而是村委会和开发商一起开发的,而且有很多当地的村民也在这个小区买房了。”田先生说。

对于可能整治小产权房的政策,田先生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选那些规模较大的小区,被拆掉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小区内如果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村民,这样的小区也更安全。

据了解,田先生的叔叔、堂哥、表姐等一些亲戚也在这个小区买了房子。在对田先生的采访中,他坦言,赌的就是房子不会被拆。

对于今年小产权房可能被清理的问题,销售人员这样回答记者:“清理了十几年也没清理掉啊,再说我们这个不是占用耕地,不在清理的范围之内啊!”

小产权房清理已经开始

今年2月,国土资源部宣布对小产权房予以清理,媒体随即公开曝光了两起与小产权房建设有关的刑事案件。一起是2月28日,北京市国土局怀柔分局执法监察大队干部因查处小产权房违法占地不力,被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一起是北京风景伟业房地产有限公司老总李风景,因为擅自在房山区建设并销售“青龙湖庄园”别墅小产权房,且在政府部门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仍然继续销售,被检方指控犯有合同诈骗罪。3月31日这一案件被提起公诉,李凤景因合同诈骗罪被北京一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使他成为首位因建设、销售小产权房,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发商。

小产权房利益难保障

2010年5月,怀柔区杨宋镇水岸江南二期32栋小产权房全部被强行拆除。而此后,大兴区黄村柳林园公寓和创玉朝公寓也遭政府回收。另外,小产权房交易中,买卖双方还都承担一定的风险,房价上涨时,卖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而房价一旦出现下跌,买方也同样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如果小产权房“一房二卖”,那么两个合同都是有效的,谁去办了房产证,登记以后,这个房子就会判给谁。而没有登记的那一方只能要求退款。如果小产权房出现“一房二卖”的情况,因为没有住建部的登记, 在这方面的维权是很吃亏的。

清理试点将拉开序幕

国土资源部日前透露这次小产权房的清理思路原则:“分类、分步骤推进。其中,侵占耕地等违法违规的小产权房,尚未销售以及新建、续建的小产权房都在清理行列。清理包括强制拆除、没收、停建、停售和停水停电等。”

此前有媒体消息称,国土部将在北京、重庆、郑州、海口等小产权房较密集的城市开展试点,更是显示了国家清理小产权房的决心。

而上述四个城市较具代表性,北京郊区小产权房密集,高房价将大量刚需族逼向了郊区小产权房;重庆属西部大城市,外来人口多,郊区面积大,小产权房分布零散;郑州小产权房的城中村问题突出;海口旅游度假区存在大量小产权房问题。

来源:投资与理财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