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房市经纬 >> 正文内容

业界人士手眼通天 二套房能“包装”成首套?

来源:解放网-房地产时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0日

房报记者 张之花 佟继萍

当下首套房利好不断,二套房政策却丝毫未见松动。但 “聪明”的业界人士却给急于改善的购房者支招:你出钱,我帮你把二套房包装成首套。律师提醒,别听信卖方的一面之辞,小心“鸡蛋打”。

包装费比契税还高

4月10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来到春申板块某知名新盘售楼处,该盘目前在销毛坯房均价2.5万元/平方米,在售的都是三房,当记者表示总价太高,二套房首付六成无力承担时,销售人员表示,可以帮助找包装公司,将二套房“包装”成首套。记者问,怎么“包装”?需要费用吗?销售人员说: “包装公司有自己的门道,不需要假离婚,也不需要去名,等贷款批下来,再给包装费。包装费是贷款额的4%-5%。”

以贷款100万元计算,需要支付包装费4万元-5万元,比非普通住房的契税还高。看到记者犹豫不绝,销售人员反问:你担心什么呢?反正贷款到了再支付包装费,不成功不收费。

除了以上操作方式外,还有两种方式可以把二套房变首套房。一种是家庭三口人有一套房的,再买房时以子女的名义申请首套房贷款,父母就以共同借款人的身份与子女共同偿还月供。另外一种,就是假离婚,或者办假的离婚证,然后用 “净身出户”一方的名义购房。

的确有,但并非普遍

华东理工大学房地产与城市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凌嘉琪表示,目前还没听说二套房可以 “包装”成首套,但不排除少数人手眼通天。

业内表示,因为二套房贷60%的首付比例和1.1倍的基准利率政策坚冰很难突破,所以为招徕客户,银行只能在二套房的认定上寻求松绑,玩起 “二套变一套”的小聪明。今年以来,随着流动性的宽松、银行规避信贷风险的动机增强以及国家对住房刚性需求的政策支持,商业银行传统的房贷业务又成为 “香饽饽”,银行通过降低 “姿态”吸引房贷客户。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表示,上述规避二套房贷的行为传闻近期在市场的确存在,但其并非都是普遍及真实的情况,一旦轻信可能面临财产损失风险。

所谓包装涉嫌骗贷

上海联业律师事务所马永健律师指出,二套房还处于严控状态,目前政策并无松动迹象。第一种方式中,销售人员所谓帮助找包装公司将二套房 “包装”成首套,可能是钻 “征信系统”录入不及时的空子,或是通过不当手段修改资信记录,在银行审批贷款时看不到之前贷款记录。前者是利用信息不对称骗取买房人的包装费,买房人仍存在贷款审批不获通过的风险;后者可能性很小,即便是操作成功,也有通过非法手段骗取银行贷款之嫌。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表示,所谓二套房 “包装”成首套房,目前从银行渠道给予的反馈中尚未有这类操作,但不排除在首套房及二套房贷款政策严谨度不一的情况下,催生出新的行业利益链。对此购房者应小心,此类操作并非正规途径,涉假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第二种情况,黄河滔表示,买房时以子女名义申请首套房贷款,父母以共同借款人的身份与子女共同偿还月供情况,首先,需要满足近期本市出台关于子女购房政策的新规,其次,该行为目前在市场上仅有极个别的一两家银行可以操作,子女购房后,父母以担保人的形式协助还款,但绝大多数银行并未跟风。

假离婚怕成真离婚

对于假离婚,然后将二套房做成首套房情况,黄河滔表示,目前交易中心与民政局已实现信息联网,假离婚已无法采用,必须真离婚方能购买。但一旦真的离婚,就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风险。

马永健律师也表示,假离婚方式完全不可取。法律上并不存在假离婚之说,双方至民政局协议离婚,办了手续领了离婚证,法律上夫妻关系就不复存在,如果一方放弃房产净身出户,那就有 “弄假成真”之法律风险,“丢”人又丢财。即便又复婚,那么放弃的房产也属于另一方的婚前财产。何况,在财产因素之外,弄虚作假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本身就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马永健律师再次提醒购房者,买房人在签署买卖合同之前必须谨慎落笔,注意限购政策和限贷政策可能引发的合同风险,最好在签署买卖合同之时,用补充条款方式写明 “如果因购房政策限制或贷款不成造成交易无法进行的,合同解除,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以免引发纠纷和风险。

来源:解放网-房地产时报

责任编辑:张之花佟继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