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紧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机遇
赣州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作者:记者陈洪明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6日

    如何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为实现这一理想,918万赣南儿女坚持“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机遇,全面开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新局面,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今年以来,赣州全力以赴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工作,推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常态化、全覆盖,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各市中的位置进一步明显前移。

赣州力争到2016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

  把握机遇 建设创业宜居幸福赣州

  4月10日~16日,由国家42个部委149位同志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到赣南苏区开展为期一周的大规模调研,这在赣南历史上是第一次。目前,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已圆满完成了调研,并就许多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和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国家层面正抓紧研究出台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意见,还将启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这是赣南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对于一举改变赣州欠发达、后发展的面貌,开创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新局面,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具有十分重要甚至决定性的意义。而把握重大机遇,全力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有以下几个工作是重点:

  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以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以构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以打造我国东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通过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前移

  一个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对于建设苏区而言,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2011年,赣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5.98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180.32亿元,增长40.5%;地方财政收入达110.05亿元。出口总额25.2亿美元,增长92.5%。城乡居民收入为16058元、4684元,分别增长13.1%、12.0%。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明显前移。

  今年第一季度,赣州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提升,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加快。全市财政总收入60.54亿元,增长52.6%,增幅创历史同期新高。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90.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尤其在外向型经济方面,赣州重点推动引进电子信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钨及稀土精深加工产业、新型建材、LED照明产业项目。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43亿美元,增长49.3%,同比提高26.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4.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5.97亿美元,增长20.5%。其中,出口总额5.03亿美元,增长25.8%,分别比全省高22.4个、13.7个百分点。

  壮大产业 提升“造血”功能

  经济运行良好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考验着赣州发展的持续性。

  目前,赣州已找准了点,即以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赣南苏区“造血”功能。在做大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更要壮大产业链及加快产业升级。

  一季度,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34.3亿元,增长33.8%。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46个、总投资350亿元。市属168个重点工程有130个在建,完成投资113.01亿元,同比增长43.94%,占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84.1%。

  赣州市委、市政府非常清楚,推动企业壮大和产业升级,才能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为此,赣州将进一步整合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切实加强骨干企业培植、组建赣州稀土集团、产业集群发展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有力促进稀土、钨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

  有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08亿元,增长16.3%,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

  赣州市委政研室新闻发言人称,赣州将把握苏区振兴重大机遇,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有色金属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力争到2016年,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保护生态 创建低碳示范城市

  连日来,赣州因稀土开采问题牵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媒体关注,也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

  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这一重大机遇,以打造我国东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有力推进赣南苏区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赣州将加大力度控制“两江”源头水源保护,即赣江、东江,首先严格查处“两江”源头的资源滥采现象,同时也将请求国家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一直以来,良好生态环境是赣南苏区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发展生态经济也是加快赣南苏区发展的潜力所在。

  为此,赣州准备争取和利用好赣南苏区振兴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发展生态化,积极探索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创建低碳发展示范城市。

  力争到2016年,赣州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

  花儿绽放沐浴春阳。赣南苏区人民在努力,在期待。

分享: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