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7日
赣江源头,红色热土。
时下的赣州,千里碧浪翻滚,万家工厂开业。夜幕降临,万名“三送”干部深入农家与农民促膝谈心,共解生产生活难题。烈日炎炎,市、县领导带领外商选厂址,促进度,提供保姆式服务。
4月10日至16日,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深入赣州实地调研。为了把握这一大好的发展机遇,赣州趁势而为,抓项目、兴产业,培育现代化中心城市;转变干部作风,办好民生实事,夯实基础工程,做强生态经济。
赣州的春天,奔涌着干事创业的热潮,回响着稳中求进的铿锵足音。
把握机遇,创新“三送”,凝聚千万人的智慧与力量同向同行
记者在赣州华劲纸业公司采访时,公司副总裁吴强喜滋滋地说:“我们公司总投资28.3亿元的34万吨浆纸项目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投产,多亏了章贡区领导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为我们跑下环评,还连续6次召开跨行政区、跨部门协调会,为企业选址,保障基地供电。”
华劲纸业享受到的服务,是赣州“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发生的屡见不鲜的一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干部作风的转变时所必需。
赣州市自2010年底以来,在干部队伍中开展了“治庸、治懒、治散”活动。他们强化明察暗访,强化环境监测,强化公开承诺,强化责任追究,对118个单位进行了督查,并对19名干部进行效能责任追究,同时还组织40个单位以及110个科(站、所)就干部作风转变工作在电视和网络上公开承诺,推动全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上犹县营前镇的群众争着和干部交朋友。他们评价当地干部:没架子,靠得住,解忧难帮困苦不怕累;懂经济,有本事,争项目跑资金兴产业。
据统计,赣州开展“三送”活动以来,广大“三送”干部为3751个村、895家非公有制企业办实事好事22万余件,筹措资金7.8亿元。赣南大地处处呈现出你追我赶、稳中求进的喜人景象。
龙南县在“三送”活动中探索“分类组团”服务新模式,按照群众分类、干部分组、服务分层的要求,把群众分成就业创业、种植养殖、公益事业建设等六大类别,分别由县有关部门牵头组建六大服务团,对口帮扶指导,为群众提供分类别服务。龙南的做法使干部服务热情与能力有机结合,实现了效果最大化、服务无遗漏。
以民为本,凝聚民心,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事情办好办实
“多亏了区里干部主动叫我们申请廉租房,还为我们办理了低保。要不然,我们得到处流浪。”在章贡区章江南苑小区,居民李卫华激动地向记者述说政府的好。她女儿得了白血病,虽然卖房借钱为女儿治病,最终仍未能留住女儿。丈夫悲痛之余,又患上重病,度日维艰。赣州市房产局和章贡区政府了解她家的情况后,主动给予了很多帮助。“自打住进小区后,我丈夫的身体、心情都好了很多,真要感谢党和政府。”李卫华哽咽地说。
民生改善,则民心聚、社会稳、万业兴。近年来,赣州市牢牢确立民生为本的理念,在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险等八个方面,整合资金200亿元以上,集中办好100件实事。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民生工程共完成投资48.0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有12件。
赣州市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了“给力创业赣州”等就业招聘大会。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1万人,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3443人、工业园区定向培训4742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2亿元,直接扶持创业2378人,带动就业1.03万人。
今年,赣州市有关看病难、看病贵的投诉和去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该市认真做好城镇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到197.49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3.9%;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703.74万人,参合率97.83%;在321所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全市济困助学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截至3月底,共为12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提供教科书,落实“两免”资金9871万元。同时,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发展,送戏下乡424场次,农村电影放映1.36万场,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
最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农村住房困难户和烈士遗属盼来了好消息。
今年赣州市整合12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其中包括加快4.2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定实施“农村土坯房改造三年计划”和“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三年规划”,力争两年完成;年内完成3000户烈士遗属土坯房改造任务。
生态环保为重,交通物流先行,把事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夯实筑牢
“我们专门投入3000万元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按欧洲标准设计。环保节能成为我们的一大亮点。”走进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着重向记者介绍的是企业的环保行为。
江钨合金材料公司的行为并不令人惊讶。在赣州,生态环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近年来,赣州市大力实施发展生态化战略,培育壮大脐橙、花卉苗木等六大产业,“赣南脐橙”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种植面积达176万亩,85%为绿色果园;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化封山育林,建立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突出抓好赣江源头、东江源头的保护。目前,赣州市森林覆盖率达76.25%,是全国的4.1倍;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9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赣州市提高门槛,坚决杜绝高污染、高消耗企业落户。各县、市财政合计出资6亿多元,帮助10多家企业搬迁并完善环保设施,使企业排放物达到或优于国家最新排放标准。同时,大力实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重点推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全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排出时间表。今年4月,赣县经济开发区、赣州沙河工业园、于都工业园等3个生态试点园区通过省级验收。
赣州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是连接赣粤闽湘四省的枢纽城市,是周边厦门、深圳、广州、长沙、南昌等城市的几何中心,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十分关键。近年来,赣州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支持,集结各方力量,加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大通道建设,境内建有两条铁路,在建三个铁路项目。建成通车高速公路808公里,在建149公里,建成农村公路总里程2.29万公里。同时,赣州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缩短了与沿海地区的时空距离,企业运营成本不断降低,成为客商理想的投资兴业宝地。
赣州市还规划了40个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培育了1006户物流企业,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目前正积极争取国家增设赣州为全国冷链物流、现代仓储配送、物流相关税收改革、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及商贸物流示范城市。随着交通以及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日益完善和繁荣,赣州正朝着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一目标阔步前进。
本报记者鄢朝晖 蔡超然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