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近日,记者走马石城城乡,迎面扑来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投资6000万元的县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破土“发芽”,投资1.2亿元的石城南方万年青水泥厂紧锣密鼓地建设,投资2.46亿元的城南大道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完成征地拆迁。今年,石城县安排重点项目73个,总投资10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35个。
近年来,石城县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整合全县各级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全方位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多管齐下项目“落地开花”
石城县立足实际选优项目,以大项目拉动经济跨越发展。该县要求各部门、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项目计划,然后由县发改委进行初步论证,提出重点项目建设初步方案并反馈到各部门征求意见。在综合各部门意见后,由县发改委汇总形成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提交县四套班子集体研究批准后,各部门依据批准的项目建设计划,分年度实施,确保了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保障了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为了让最少的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该县在开源节流上做文章: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重点项目,成功争取钽铌加工、触摸屏生产、光伏石英等项目进入省政府重大调度项目。另一方面,该县大幅提高入园项目投资强度,全面清理预留地、安置地及闲置用地,改革征地预留、房屋搬迁安置方式,通过实行拆迁与安置同步进行,破解用地、拆迁难题。该县成立了重点项目督导组,采取明察暗访、集中督导和平时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牵头责任部门、施工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察。该县还将重点项目建设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对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和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对建设进度排位靠后的牵头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对相关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要求限期整改跟进,力保项目“落地开花”。
健全机制项目运作良性化
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石城县推行重点项目由县领导“挂帅”包干,围绕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工程招标等责任到人、监督到位。该县各项目责任领导干部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以不等不靠的紧迫感,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办法在一线提出,力量在一线配置,问题在一线解决”,促进项目建设实现“快投入、快达产、快见效”。
与此同时,该县对项目施工单位念好“紧箍咒”,对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不落实相关制度的施工单位,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准其在县内从事工程建设。并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监管,建立健全管理办法,规范工程量增加、造价调整、预算调整、设计变更程序,严格执行项目建造师等人员打卡签到考勤及变更报批制度。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运作机制,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
该县不断完善项目责任制,实行月通报制,要求各重点项目的牵头责任单位,安排专人于每月25日前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报送至县重点办,县重点办每月对所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情况通报、汇总排位,并将进展情况公示,保障了重点项目稳步、有序推进。去年,该县57个重点项目中,全面完成19个,延续推进38个;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首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3%。(邱有平 陈雅宁 特约记者赖於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