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7日
四月,百花绽放。走进上犹县老年活动中心,一群精神抖擞的老年人正在排练文艺节目,欢快的歌声洋溢在活动中心;徜徉于上犹县城,新建的街道花团锦簇、清新宜人;行走在上犹县生态工业园,厂房内绿树成荫,工人们在花坛边沐浴阳光……
近年来,上犹县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又安排了80个重点工程项目,涉及城建、工业、养老等方面,总投资120多亿元,年度投资50多亿元。百姓是项目建设中最大的受益者,一个个项目的开工、竣工,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发生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家乡变化真大呀”
日前,在台湾教书的黄立清教授再回故里,却一下“懵”了——下车后在县城不知往何处走。在重游故乡的这几天里,黄立清发表最多的感叹是:“家乡变化真大呀。”
四年前,黄立清回家乡探过一次亲。重游故里,原以为是“小菜一碟”,谁知一出上犹县新车站,黄立清就不知如何走。四年前的上犹县城框架比较狭小,而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完全变了“脸谱”。第二天,黄立清“打的”游玩县城,司机左绕右拐、前行后退,他还以为是司机在“打表”上做文章,回家一问,司机还是绕近道走。临走时,黄立清教授感慨地说:“家乡真的大变样,与四年前相比,交通更便利了,公共基础设施更完善了。”
上犹县积极策应赣州中心城区快速连接交通网络建设,按照四面扩张的总体思路,实施“东接、南扩、西连、北延”城区框架拉动工程,实施了迎宾大道、上犹大桥及东山大道延伸至广田工程等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推进“森林进城”和“一江两岸”生态园林景观带及犹江大道绿化美化工程,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绿化与街道绿地的衔接与融合,使道路绿化清新明快,街道花坛、绿地多姿多彩。目前,该县城区面积9.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1.6%,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城区人均公共绿地12.16平方米,绿地率达39.98%,绿化覆盖率达43.39%。同时,该县加快文体中心、星级宾馆、大型超市等一批功能型项目建设,完善东山寺、黑塔山、白塔山和飞凤山四大主题公园,配套面向赣州主城区的休闲度假、商务会务、宜居养生功能,努力把上犹建设成为赣州未来的功能新区、省市知名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和旅游城、赣州宜居地和休闲养生养老地。
■“就选择在家乡发展了”
近日,记者来到上犹县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上犹新东兴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厂房前,但见3名员工正在惬意地沐浴阳光。上前一问,原来他们是上犹县紫阳乡吴朝明一家。
说起返乡务工的感觉,吴朝明高兴地说:“我们一家三口都在这里上班,工资待遇也不错,我们还申请了新市民公寓。”谈到这里,吴朝明的儿子吴红亮笑呵呵地说:“现在,工业园区发展红红火火,建设项目多,我们想以后就选择在家乡发展了。”有如此同感的,可不止吴朝明一家。江西昊翔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斌说:“工业园区一天一个样,投资者纷纷开工建设,在家乡创业是正确选择。”
上犹县坚持走“筑平台聚要素”的工业经济发展路子,着力构筑工业发展平台。按照“一园两区”规划,加快建设和完善上犹县省级生态工业园南区、北区工程。目前,上犹县省级生态工业园北区面积增至6000亩,启动建设工业园南区一期工程2000亩。同时,加速推进新市民公寓、农贸市场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要素集聚的产业发展“洼地”,吸引了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工业园区,为百姓在家门口创业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上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仅去年,该县工业园就引进8个大项目,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目前,园区落户企业80余家,容纳就业人数1万余人。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上犹好,上犹好,请听我们表一表。旅游地方多,处处环境好,事事讲和谐,人人懂礼貌,打造后花园多特色,真是呱呱叫……”近日,上犹县老年活动中心一楼排练厅里传来清脆的快板声,原来是钟扶声等3名老年人正在排练“老太婆逛犹江”快板说唱。
自老年活动中心建成以来,到许多老人在这里享受到快乐,棋牌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室里处处洋溢着运动和健康的氛围。老人平均年龄70多岁,可玩起来和小孩子一样。今年72岁的谢毓珠老人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有了老年活动中心,我们老年人聚在一起活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上犹县加大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新建了一个总建筑面积3722平方米的集学习、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设置和配备了排练厅、乒乓球室、电脑室等20多个娱乐学习室;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乡镇中心敬老院和农村社区养老小型集中供养点。同时,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集托管、娱乐、康复等为一体的县永春老年公寓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目前,该县拥有1所县社会福利中心,1所县老年永春公寓,1所县老年活动中心及17所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了2200余人。(黄传章 特约记者尹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