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7日
市民公园完成道路建设,汶坑桥至吊兰寨改造工程完成路基桥建设,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完成第二层建设……翻开全南县重点工程第一季度进展情况一览表,一项项民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该县将“小财政”投向“大民生”,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去年,该县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建设4项民生支出4.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2.6%,“10个100%”救助体系被评为“全省最受网民欢迎的县域民生工程”之一。
作为全市人口最少、面积较小的县份,全南县财政收入相对匮乏,如何将财政用好用活?“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始终坚持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该县县委书记薛强如是说。全南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将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让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是该县民生财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该县把城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仅2011年,该县就启动和实施了三小扩建、乡村教学楼和宿舍楼新建等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14个,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604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187万元,发放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55万元、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98万元。
安居才能乐业,该县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建成720套廉租住房的基础上,该县今年又将动工新建736套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积极落实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切实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该县还加强了“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对无房户、极度危房户的农村低保户给予房屋新建、重建改造补助,对住房破损、影响正常居住的农村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给予房屋维修补助。截至目前,该县共投入资金164万元,使239户农村住房困难户圆了“新居梦”。
为筑牢困难群体“幸福保障线”,该县以推进全省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为契机,建立完善了“十大救助体系”,对城乡困难群体在低保、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救助实行“10个100%”覆盖。2011年,该县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55元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130元;下岗失业人员完成年任务的256.9%,“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启动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廖泉林 刘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