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5月上旬,记者在兴国县采访时得知,该县通过探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施城乡学校互动计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
该县将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加大农村学校投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定期进行校舍安全排查,对需要加固维修、改建搬迁的校舍,及时落实到位。2011年,该县开工新建校舍2.7万平方米,完成对6所农村学校的整体搬迁工程。其次,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逐步为农村学校配齐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等教学实施,满足农村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此外,为吸引和留住农村学校教师,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该县给予农村教师边远教育津贴,并为他们办理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解决农村教师生活、就医、住房等后顾之忧。
针对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的现状,兴国实施了城乡学校互动计划,通过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活动,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要求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进行教学工作交流。结对的学校以课堂为阵地,开展教学交流、联合教研、集体备课等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双方学校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的公开课,发挥课堂的教学效应,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选派城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以“传、帮、带”的形式,既送优秀课例,又送先进教学理念,还指导农村学校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在城乡结对、送教下乡的基础上,每年为农村学校补充年轻教师,努力改变农村教师年龄大、学历低、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
近年来,兴国县还积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城乡所有学校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打印机、成套教学光盘等设备,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实现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有力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记者龚莉芹 通讯员谢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