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我国人均年消费超20公斤食用油 市场迎饱和时代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5日

胡军华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昨日在北京表示,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统计数字,2011年我国食用油的消费量达2515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量为250万吨,合计为2765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已达20.5公斤,已经达到世界人均20公斤的水平。

由于大豆油等食用油供需基本平衡,食用油市场近年来已经出现饱和的态势,大豆等加工企业利润率下滑,益海嘉里等大型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米糠油等小众食用油市场,寻找新的业绩增长机会。

目前中国大豆压榨产能已经超过1亿吨,但是实际每年压榨量只有5000万~6000万吨,产能大量过剩,大豆加工业利润率由于竞争激烈保持在5%甚至更低的水平。以大豆加工为主业的东凌粮油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2%,净利润为亏损1818万元。

业内人士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如果企业现在只从事一般的粮油加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很难存活。今年一季度,中国食用油市场主要生产商丰益国际粮油加工和贸易业务税前利润亏损5250万美元,导致该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33.8%。

西王食品在内的一些食用油生产商近年来放弃在大豆市场与丰益国际、中粮集团等龙头企业竞争,专攻玉米油等小品种的功能性油料市场。2011年,西王食品小包装玉米油毛利率达到25.5%,散装玉米油毛利率也达到14.6%,远远高出大豆油平均不到5%的毛利率。

在中国大豆油市场占据最大份额的丰益国际近年来投入大量资源开发米糠油,希望抢占市场制高点,开辟新的业务增长领域。

王瑞元表示,根据2011年我国2亿多吨的稻谷产量,按95%用于加工稻米,约产米糠1330万吨。由于米糠的含油量相当于我国的大豆含油量,所以它是极其宝贵的油料资料。如果在我国稻米加工中能将60%的米糠资源用于榨油,出油率按16%计算,那么,我国每年能生产出120万~130万吨稻米油,相当于700多万吨国产大豆的产油量,是不种田的‘种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胡军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