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任江华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1日
《人民日报》(2012年6月10日一版组合头条)
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2010年12月起,江西省赣州市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载体,从市县乡三级选派干部23690名,深入到全市18个县(市、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90个乡镇(街道)、3751个村(社区)和895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深入开展“三送”活动。
短短一年多,赣南大地干群关系和谐融洽,地方工作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又见“苏区干部好作风”
作为江西的南大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赣州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中央苏区旧貌换新颜。2010年下半年,赣州市新一届市委走马上任,立即深入基层展开紧锣密鼓的调研。之后,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赣州“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
据赣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赣州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3%,人均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7.8%,按新的贫困县标准2300元,赣州有215.5万人在平均线以下,还有223.8万人饮用水不卫生。
“一些老百姓到现在还住在解放初期建的土坯房里,家徒四壁。到实地看一看,让人心酸落泪。”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告诉记者。
如果说老百姓的贫困让人心酸,那么,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则让人痛心。在基层调研中,一些群众反映,现在见干部很难,别说见县委书记,连乡镇党委书记都见不到面,诉求没人听,困难没人管。
作为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如何重现当年与群众鱼水相亲、血肉相连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办法只有一个,下到基层!干部只有熟悉基层,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才能对群众有感情,才能理解群众,才能站在群众立场去思考研究问题。”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说。
赣州市委将工作载体确定为:“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随着“三送”工作的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已悄然发生变化。
“‘三送’工作暖人心,送政策释民惑,惠民政策讲分明;送温暖聚民心,群众温暖挂在心;送服务解民难,排忧解难感动人;深入基层搞调研,进村入户察民情;久旱禾苗逢甘霖,农村面貌处处新——”5月14日,记者在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听到村里的文艺队演唱新版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
到了那里,才知道那里的群众需要什么
38岁的陈星星是宁都县大沽乡南林村村民。5年前妻子不幸去世,留下一对不满11岁的双胞胎儿子。2011年的一天晚上,他不慎摔了一跤,虽经抢救保住了一条命,但却落下左半边手脚偏瘫,家庭几乎陷入绝境,他对生活心灰意冷。
驻大沽乡“三送”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市水利水电设计院副院长王兰天了解到陈星星的困难后,立即将他送到市人民医院,并负担了一万余元的治疗费用。经过精心治疗,陈星星已能缓慢行走,他由衷地说:“感谢‘三送’干部,我对生活又有信心了。”
上犹县安和乡陶朱村200多户800多名村民,外出的唯一一座跨河石拱桥成了危桥。安和乡“三送”工作组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倡议驻村单位和干部捐款,为群众修建新桥。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投资7.8万元,两座钢筋混凝土结构跨河新桥竣工。
出行难、看病难、饮干净水难等问题,是长期困扰赣州农村的现实问题,也是“三送”工作的重点所在。
2011年8月26日,对全南县最北端,农业基础薄弱、十分贫困的社迳乡塔下村群众来说,是值得庆祝的日子。全南万森普润天工艺品有限公司在该村开工建设。这家由“三送”干部引进的企业进行竹木制品深加工,总投资1100多万元,建成投产后至少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带动周边上千户农民种植黄壳竹、柳条、藤条致富奔小康。
“不仅要让群众得实惠,更要发展上水平。对于赣南老区来说,发展的任务更重,更紧迫。” 赣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彭业明说。
一年多来,以“三送”为抓手,广大下派干部以市场为导向,帮助群众编制产业规划,选准致富项目,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服务。与此同时,通过指导乡村优化发展环境,帮助招商引资、招财引智,园区经济得到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方法对不对,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为了让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在“三送”活动启动之初,赣州市就将所有“三送”干部的名单和联系方式、结对包扶对象在报刊、电视台、网站等进行公示。“三送”干部不仅要向包扶群众发放联系牌,将其承诺的事项、解决问题的措施、完成时限等在包扶点上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还要在“三送”结束时,向当地群众述职,接受满意度测评。群众的考核和评议结果将与单位奖励性工资、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因为群众满意度高,在2011年县乡换届中,32名下派的副处级后备干部得到提拔重用,600多名下派的年轻干部进入新一届乡镇(街道)党政班子。
赣州市采取领导联系乡、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选派优秀干部挂职锻炼的“三联系一锻炼”方式,使这项工作覆盖全市各级干部、城乡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使每位干部都参与联系服务群众、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服务;建立完善公开承诺、民情家访、四级联动、民意测评、激励奖惩等机制,使“三送”活动实现全覆盖,常态化。
“喂,您好!我母亲得了病在大医院治疗,现在医院给报销了70%,听说还可以到镇财政所报销一部分,请问有这回事吗?”
5月6日,章贡区水西镇联三村游姓村民拨打“96333服务热线”,在农医办工作人员帮助下,他申请到了民政大病救助3600元。
今年2月开始,赣州市开通“96333服务热线”,全天候接听群众的咨询、建议及求助,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依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限时办结、定期反馈”的原则进行办理,明确规定3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回复给群众。服务热线正成为“三送”工作长效化的重要平台。
原文刊发于《人民日报》(2012年6月10日一版组合头条)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