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节能还需“全民皆兵”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6月17日,为期一周的2012年赣州市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正式落下了帷幕。活动期间,市直公共机构节能成效显著,以赣州市政中心为例,在活动期间,市政中心用电量比同期下降了约32%。

  活动结束了,我市节能之路是否也告一段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在推进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过程,我市还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的表率作用?如何挥好全民节能这杆大旗?这些问题,成为我市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走节能路线的重点和难题。

节能还需“全民皆兵”

  公共机构兴起“节能风”

  在2012年赣州市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中,我市市直公共机构统一行动,对所有工作人员实行能源限量供应。与此同时,我市部分县(市、区)也受到市直公共机构带头节能这股“东风”的影响,在县直公共机构兴起了一股“节能风”。

  连日来,于都县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抵制过度包装,引领绿色消费”的专项活动,各级公共机构向工作人员发倡议书,提倡节俭为美,反对奢侈浪费,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该县还开展了废旧灯管、电池回收活动,广泛宣传随意丢弃废旧灯管、电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普及废旧灯管、电池回收处理的相关知识,并与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联合开展了回收处理活动。

  全南县围绕“珍惜生命之源,人人节水护水”这一主题,以张贴节能宣传画、展出节能宣传板、召开节能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节能形势和节能法规、方针政策、节能新技术等内容,让公共机构工作人员体验能源紧缺,感受能源紧缺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实际行动践行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环保节能新理念。

  记者从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我市这股“节能风”,并不始于这次节能宣传活动。从2011年起,市政中心将所有楼道、走廊的灯进行了节能改造,全部改用高效节能灯泡,采用声控光感开关控制,并设置自动关闭时间。市政中心北楼实行了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安装了空调计量计费系统,有效加强了电能消耗状况的实时监控。对绿化、食堂、洗车也采取装表计量核算,从而加强监督管理。

  公共机构节能有三道“坎”

  “我市建设节约型机关,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节能管理机制不健全,节能技术、产品投入少,节能宣传力度不够。”近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郭照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照春说,目前,我市公共机构还未形成具体的节能标准,对于公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浪费行为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奖励办法。这就使得节能办公失去了约束力,公职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自觉节能没有了保障。为了加强大家的自觉节能意识,该局正在研究节能办公的奖惩办法,让按照节能要求办公的公职人员可以得到奖励;反之,将受到相应处罚。

  “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是好东西,但价格不便宜,我市部分县(市、区)财力有限,一到节能投入的时候就捉襟见肘了。” 郭照春说,希望国家能早日批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各县(市、区)就可以利用专项扶持资金淘汰高能耗的办公设施,更换节能、高效的办公设施。如节能开水器,智能感应灯,用电检测、计量、计费系统等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

  郭照春说,节能宣传力度不够,使多数公职人员对节能知识不了解或是了解不够,节能意识淡薄。要避免此类问题,就要使节能宣传活动常态化。郭照春认为,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要通过不断宣传,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节能降耗的主动性、自觉性。同时,要让干部职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爱惜公物的良好习惯,时刻绷紧节能办公“责任弦”。

  幸福你我他节能靠大家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节能减排更需要全民参与,要让崇尚低碳生活变成全民共识。”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肖富忠说。

  肖富忠说,在居民生活中,照明、装修、供热、空调制冷等环节都与节能环保有关。让居民在消费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节能产品,是最直接也是最切合实际的节能减排方式。目前,市面上有不少节能电器,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可以获得一定的国家补贴。希望市民在购买电器时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因素,尽量选购节能产品。

  市环卫处办公室主任朱华荣表示,部分市民缺乏自觉节能减排的意识,环卫部门所倡导的农民要“净菜进城”,市民要减少产生垃圾,就是要提高人们的自觉意识。“在某些国家,每户家庭每月产生的垃圾不能超过规定的量,如果哪家超出了,就得多交费。”朱华荣建议,我市的垃圾清理工作也可参照这一办法。

  “目前,低碳生活还没有完全深入到人们的观念中,不少人有盲目攀比心理,往往认为排场大才够面子。”郭照春认为,这种错误的价值观急需改变。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让节能减排理念变成一种文化,变成值得尊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让大家在能维持正常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记者胡星 实习生陈昕)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