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找准支点撬动创业梦 ——全南农村留守妇女创业掠影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1日

农民工群体一出现,便有了留守这一现象。记者近日在全南采访时发现,该县有很多留守妇女不再是守业者,已由单一照顾老人小孩转变为自己创业致富。

找准支点撬动创业梦

——全南农村留守妇女创业掠影

留守不失创业志

帮扶圆了创业梦

6月初以来,全南县大吉山镇的金园葡萄园里一派繁忙景象,30多人正在采收葡萄。主人谭春燕是当地一名留守妇女。她说,去年种葡萄挣了20万元,今年扩种了十来亩的葡萄。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今年36岁的谭春燕无法相信,自己竟然从一名留守妇女变成农民企业家。3年前,谭春燕不再跟随丈夫外出务工,而是留守家中照顾老人孩子,但她却不甘心只做一名家庭妇女。当时镇里有人种植葡萄,谭春燕也跟着试种了一亩,没想到竟然挣了点钱。尝到甜头的她想扩大规模,可从哪里筹那么多钱呢?正当谭春燕为资金的事发愁时,县就业局为她解决了5万元的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并派了一名专家做技术指导,还协助她在大吉山流转到了14亩地。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如今她的葡萄园已经扩大到40来亩。

创业难,留守妇女创业更难。针对留守妇女创业缺乏资金、信息、技术等困难,该县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专门收集近百个资金投入少、回收快、技术难度小的创业项目,成立留守妇女创业项目库,并配套建立创业心理辅导制度,为留守妇女创业搭建服务平台,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针对有创业需求的留守妇女设立创业档案,实行动态跟踪帮扶服务。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818万元,直接帮扶200多名留守妇女创业。

“在姐妹们的帮助下,去年我卖了1000多只兔子,净赚5万多元。”6月初,记者走进地处山区的全南县龙源坝镇水背村响坝村小组,80后小媳妇刘石辉正忙着打扫自家兔舍,饲养良种肉兔所带来的收益让她笑得很开心。

刘石辉并不是响坝村小组第一个养兔子的人,同龄的黄小银是最早“吃螃蟹”的。早在2007年,黄小银就开始肉兔养殖,但是由于照顾家人和开展事业很难两全其美,肉兔养殖的规模很难扩大。2010年底,在县就业局干部的支持下,黄小银和其他养兔的姐妹们组成“姐妹团”。农忙时,“姐妹团”成员统一协调,轮流帮忙干活。自从成立了“姐妹团”,她一下子觉得轻松了很多,不仅老人小孩有人照顾,干活也没那么累了。如今,“响坝”兔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村里养兔的姐妹有近10个,最少的存栏200多只兔子,多的存栏2000多只兔子,年收入少的一两万元,多的十多万元。

一直以来,留守妇女都被看作“靠人帮”,因为有了“姐妹团”,变成了“我帮人”“互助帮”。该县针对留守妇女承担繁重的劳动生产和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重任这一现实,积极引导她们抱团闯市场。抱团创业改变了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模式,增强了留守妇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据了解,该县已针对留守妇女创业情况,形成肉兔养殖、食用菌栽培等40多个“姐妹团”。从自发到自觉,引导抱团互助,留守妇女创业又添一翼。

一人致富不算富

带动乡亲富起来

“种植甘蔗要注意三点:一要按东西方向定向开沟,才能保证充足的光照;二是摆放甘蔗时要放成两侧芽,然后放农家肥作底肥,再盖土,盖地膜……”6月4日,在全南县陂头镇综合文化站里,30余名留守妇女围坐一起,该镇甘蔗种植大户陈尧妹正精心为留守妇女们讲授甘蔗种植课。“我听很多姐妹说,跟着陈大姐种甘蔗发家致富了,正好陈大姐给大家讲课,我就报名参加培训了。” 30岁的留守妇女刘玲英高兴地对记者说。

原来,陈尧妹和其他有想法的留守妇女一样,不愿意在家坐等丈夫每月寄回的工资。在县里举办的种植技术培训班上,她发现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合种植甘蔗。在县就业局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陈尧妹先行试种了50亩地的甘蔗,摸索种植技术,积累经验。当年她试种成功,收获甘蔗100多吨,除去成本,纯收入达5万元。随后,她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租了200亩地。在县就业部门的支持下,陈尧妹办起了甘蔗种植培训班,领着镇里的留守妇女们一起种甘蔗,同时还成立甘蔗合作社,建立了甘蔗产业基地,采取“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给留守妇女们统一供应原材料,统一生产技术操作,统一收购销售。

留守妇女创业,示范效应很重要。在农村,留守妇女的思想一般都比较保守,她们怕承担风险、不敢创业。针对这一情况,该县每年开展“十大农村杰出创业女性”“十大创业先锋”等创评活动,选拔和培育出一大批致富领头人。通过树立典型、基地示范、协会引导、结对共建等措施,积极发挥留守妇女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入。目前,该县共培育留守妇女致富能手60余名,带动3000余名留守妇女加入产业链,产业产值达2000万元。(柳珍 钟慧燕 记者黄树青)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