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1日
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赞扬说:“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并发出号召“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
如今,兴国正把宝贵的历史财富当作发展经济的不竭精神动力,在创先争优的新征程中,兴国县把“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工作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主抓手,筑堡垒、树形象、谋跨越,写下了许多壮丽诗篇:2011年,投入2484万元改造农村“两红”人员及其遗属危房1041户;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发放小额贴息扶持贷款6437.5万元,全市排名第一;在全市率先上线运行“金保工程”,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三类人员”养老保障解决率100%……2012年,长冈乡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创新管理筑堡垒
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农田灌溉用水基本依靠从河里抽水,村里根据农户稻田的面积收取农田灌溉抽水费。以前,全村收取农田灌溉抽水费是按照农田面积平均收取,造成许多水程远、放水少的农户不愿交钱。幸福社区居民谢名彬向社区理事会提出按照农田离水源远近分档次收取的建议,理事会讨论后觉得提议很好,提请村委会讨论后决定采纳实施。如今,村里抽水费收缴率从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90%以上。这是兴国县在创先争优和“三送”工作中,创新村级治理机制,改变以前“村-组”传统模式,推行“村-社区”新型村级治理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的生动一例。
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兴国县在农村社区建立常态化的“一组两会三站”工作机构,即设立一个党小组,成立一个理事会、一个监事会,在社区理事会下设政策宣传、卫生保洁、和谐平安三个功能型义务服务站,并通过“社区村民代表提案——社区党组织把关——社区理事会实施——社区监事会监督”的程序,真正实现村级组织的民主自治。高兴镇长迳村宜桂社区理事会长邱会麟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村里的公共事务,很多老党员、老干部、致富能人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他们站出来名不正言不顺,也怕邻里说他们好出风头、多管闲事。现在,群众把他们推选进了社区组织,腰直了,理顺了,气壮了,社区凡事都有人愿管敢管了。” 目前,该县农村社区已设立1024个理事会和监事会、1536个工作站。
龙口镇文院村第二社区“四员”针对社区大多劳力外出务工,田地出现荒芜的现象,引进客商谢宝华投资40多万元,在该社区发展大棚蔬菜基地103亩,较好地解决了田地荒芜现象,村民不仅从土地中得租金,还可到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这是该县将“四员”与“三送”工作有机结合带来的效果。为筑牢和谐平安防线,兴国县向每个社区分别派出一名政法干部、一名县直单位干部、一名乡镇干部、一名社区干部组成的综治维稳“四员”,深入全县社区开展“交民友、帮民富、排民忧、解民困、保民安”活动。
兴国县探索创立的农村社区“一组两会三站”、城市社区“一部两会三站”(“一部”即设立一个党支部)治理模式,提供“代言、代办、代理”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入户听诉”,让群众变“信访”为“信法”,延伸了政府管理服务的触角,增强了基层组织“便民服务站”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该做法被列为全国创新社会管理典型案例。近两年来,全县共集中调处矛盾纠纷3245件次,解决群众信访481件,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均较前几年有大幅下降。
■创优环境树形象
谁赢得了时间,谁就拥有了商机;谁赢得了空间,谁就拥有了未来。
江西三美化工有限公司是兴国一家重点支柱企业,其一法人股东拟将持有的股份质押给北京某公司进行融资。日前,该县工商局得知情况后,考虑北京距离较远,为避免企业往返,指定专人提前介入,帮助指导企业完善各项材料,并延时服务在申报当天为其核发《股权出质设立登记核准通知书》,为企业成功完成融资赢得了时间,受到企业好评。
在兴国县行政服务中心,像工商局这样提前介入,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指定专人服务,全程提供“直通车”贴身服务的做法非常普遍,这也是兴国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争三评”活动,使行业风气明显改进,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带来的显著成果。
为方便企业,该县有24个窗口单位开通政务网,18个单位正式运行网上审批系统。点开兴国县审批服务网,办件公示在网页下方不停滚动,受理部门、事项、受理人,申报和完成时间一目了然。
优质服务是创优发展环境的基础。兴国县致力于擦亮服务名片,全面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三亮”活动,引导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从推动工作、规范服务、提升效能等方面做出承诺,党员从爱岗敬业、锐意创新、优质服务等方面做出承诺,树立良好形象;在窗口之间、党员之间、领导干部之间广泛开展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比”活动,形成“人人是形象、处处是窗口、事事是服务”的行业服务环境;广泛开展争当服务标兵、争做模范党员、争创红旗窗口“三争”活动,使党组织和党员学有标尺、比有榜样、赶有目标,进一步增强了为民服务意识;广泛开展组织考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三评”活动。该县还坚持每月评选服务标兵,促进窗口间服务态度和质量的竞争。
谁抓住了机遇,谁往往是领跑者。兴国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新一轮扶贫开发两大历史机遇,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全县共洽谈招商项目112个,意向落户项目46个。其中,新星钛合金、德航不锈钢型材、华瑞玻纤、广西南宇空气能热水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15个项目投资都在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2个。
■撑起跨越新跳杆
山阳寨全村有58户人家,全部姓欧阳,据族谱记载,村民是欧阳修的后代。6月7日,记者来到兴国县最北部的枫边乡石印村山阳寨采访。
到了石印村村部,一条约3米宽的新修砂石路向前方的山上伸展,记者沿着这条砂石路走了3公里就到了山阳寨。也许是坡陡、也许是路况不熟,一辆同行的越野车3次在坡上熄火。
这是一个古朴的村庄,依山就势建有50多栋客家民居阁楼,许多房屋历史超百年。这是一个红色的村庄,一片值得敬仰的热土,“贫困工农加入红军,优待伤病同志”等红色标语让人印象深刻。苏区时期全村共160多人,其中20余名男青年踊跃参军参战,在册的英名烈士就有16人;有30余名妇女自发成立了洗衣队、护理队和炊事班。目前,山阳寨还保存着红军医院二分院驻扎时写的200多条不同时期的红军标语。
山阳寨是“四面环山中间窝”,历史曾经选择这里,使之成为红色的热土。
星移斗转,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当年山高路远坑深的优势成了山阳寨发展的“短板”。
“修路、建房、饮用安全自来水、产业发展,是这里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枫边乡乡长黄鹏告诉记者。
村民欧阳榜森今年65岁,全家6口人,大儿子常年在福建务工,小儿子今年35岁至今未婚。因没有住房,大儿子结婚后一直借别人房屋住。记者来到欧阳榜森家时,在“三送”干部廖卫东等人的帮助下,正忙着拆除自家老房子,筹备着新建住房。欧阳榜森连声说,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出村交通、安全饮水等问题都在解决,“我10多年的建房梦想终于可以实现。”
当记者问及此前缘何不建房时,欧阳榜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块红砖成本不过3毛钱,从砖厂运到山阳寨村口,从村口请人将砖挑到家里,一块砖就要花九毛多钱了。盖房子太难了,就因为没有路。”
在“三送”工作推动下,现在这条砂石路是今年4月开始修整的,当地村民积极配合,主动拆除了影响道路施工的8间房屋,黄鹏指着不远处感慨地说,村民不等不靠,在“三送”干部带领下,投工投劳一起维修道路。
“两红”遗属欧阳美萱和老伴黄五香在这支“投工投劳”队伍中干得格外卖力。黄五香说,今年春节前,在党的政策关怀下,他们家盖起了65平方米的新房,也是山阳寨仅有的两栋砖混结构房屋之一。她相信,随着扶持力度的加大,他们村的条件会越来越好,生活也更有信心。
目前,山阳寨新居规划已敲定,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油茶低改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发展不足的现状,兴国县开展了“深入调研谋发展,集思广益促振兴”主题活动。截至目前,该县收集调研文章300余篇,金点子700多条。同时,该县不等不靠、积极作为。茶园乡等地扶贫开发规划已出台,并投资数百万元对县城进行高品位的绿化,积极推动兴国中学和新区医院等社会事业建设,撑起振兴跨越新跳杆。(张昌祯 特约记者赖福鑫 记者任继众)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