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2日
“一系列鼓励政策出台后,我们非常看好扶持小微企业的各种保险业务的发展前景。当时我想,老是求人的保险公司这回总算是可以牛一把了。”记者日前在温州调研采访时,当地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最初的猜想,银行肯定会蜂拥而至,找保险公司来洽谈合作事宜。“我们计划先与几家银行开展试点,其他银行想要合作,我们还得把把关。”
但现实却让人很失望。“我们拜访了本地几乎所有银行,却发现银行对此兴趣不大。”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银行的答复是,这是一项全新的业务,需要上级银行审批。但是6月初至今,他们还没有收到银行的进一步答复。
扶持小微企业 保险市场很大
今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要积极发展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同样是4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再创新优势若干意见》,要求扩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
4月底,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温州调研时指出,要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温州实体经济能力。保险业要针对温州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和“三农”的保险需求,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在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
5月3日,浙江省保险业参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在温州召开。浙江保监局局长吴勉坚在会上表示,全省保险业都将紧贴温州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政保合作,拓宽保险的服务领域,在大力培育保险市场、强化保险资金运用、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平安温州建设、参与社保体系建设这五个方面积极作为。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5月3日表示,目前温州市已精心制定《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实施领导小组。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把重点放在培育发展各类保险组织、拓展保险资金投资领域、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以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构建适合温州经济特点和符合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的地方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体系。
目前,温州小微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5%,但贷款融资额仅占23.9%,信贷资源分配不均,小微企业难以取得贷款。4月末,企业向银行融资平均利率为8.53%(基准利率上浮30%),向中介机构借款利率35%,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难以承受。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及一些担保公司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需求,但在费率较高、要求提供反担保等苛刻条件下,仍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融资、转嫁应收账款风险,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控,提高企业的发展品质等。
据了解,2011年11月,浙江省金融办发文确定了第一批扩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县(市、区)。温州市的龙湾区、瑞安市、乐清市被列入其中。原则上,试点对象为申请小额贷款的农业种养殖大户、中小企业和城乡创业者(个人工商户),贷款资金只能用于生产经营,不得用于消费及其他用途。其中,在额度方面,小企业单户发放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城乡创业者单户限额20万元,农户单户限额30万元。
试点期间,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同期基准利率上浮30%的水平,保险机构根据不同的承保模式确定费率,最高不超过贷款本息的2%,贷款时间不超过1年。投保保险的小额贷款为无抵押保险,如果出现风险,银行和保险机构原则上按3:7的比例分摊贷款本息损失。
据悉,该试点方案计划一年内向小贷借款人发放贷款累计超过5000万元,争取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城乡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