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鄢朝晖 梁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3日
盛夏的赣南,草木葱茏,山欢水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一个历史性跨越的强大支点。它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寄托着红土地人民的热切期盼,承载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美好未来。
晨曦初开,阳光洒满红色热土。这个夏天,在赣南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注定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迎着朝阳,“赣南苏区”扬帆起航。
开启发展大幕,打造老区中的“特区”
这个盛夏,幸福的赣南人民,激情如大潮不断升涨,思绪向长空尽情飞翔……
给力振兴发展!《若干意见》是我省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后又一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这是高耸在赣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迎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必将开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新纪元。
时代的召唤,历史的选择。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后发赶超、提速转型的关键时期,《若干意见》强势给力,赣南大地由此获得加速崛起的“强引擎”!
纵观《若干意见》,既立意高远,又步履坚实,规划的每个方面均列出了清晰的时间表和任务单。翻开它,一个个令人心动的关键词频频跳入眼帘——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战略定位: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
细读《若干意见》,11章节45条中,五大战略定位、喜人的发展目标、八大重点任务,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将为加速崛起安装“强引擎”。
从《若干意见》条款看,每一条意见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时间节点要求,可谓决心大、措施准、力度强。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节为例,该节明确提出:到2013年全面完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校舍危房改造,到2015年基本解决小学、初中寄宿生住宿问题。
不难看出,民生问题、城乡统筹等关键词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些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若干意见》的字里行间。
《若干意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以打造老区中的“特区”为例:支持赣州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调整行政区划,增设市辖区;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若干意见》实施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将成为许多政策先行先试的全新“特区”。
《若干意见》为苏区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也必将激发更大的创造潜能。
勇担历史使命,挺起振兴发展“脊梁”
火一样热情的红土,将守望着这一宏大目标变成现实。万马奔腾的一江赣水,将见证赣南苏区向着富裕和谐秀美的目标崛起。
加快振兴发展步伐,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硬支撑。《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大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生态化战略,结合市情,赣州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今年,该市100个重点调度工业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67个,总投资273.6亿元。今年1至5月,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三项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均居全省前茅。
《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对赣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领域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该市助推工业强市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撑起产业发展“脊梁”。
赣州素有“稀土王国”、“世界钨都”之美誉,目前稀土、钨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优势。
成绩可圈可点,数据实实在在。然而,赣州人也清醒地认识到,稀土、钨产业的结构仍然不合理,精深加工的企业和产品还较少,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不高。
《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赣州推动优势矿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明确提出:发展高端稀土、钨新材料和应用产业,加快制造业集聚,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同时,对赣州优势矿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支持赣州建设南方离子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等。
今后,赣州将抓住机遇,通过3年到5年的努力,把稀土和钨及其应用产业培育成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
为了给振兴发展注入强劲活力,《若干意见》出台后,国家将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支持和鼓励赣州市在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投融资等方面先行开展政策探索;支持设立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赣州“三南”至广东河源、瑞金兴国至福建龙岩产业走廊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开放合作新格局。
随着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加快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支撑能力必将不断增强。今日之赣州,将从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边缘地变成国家政策支持的富集地,成为一块“投资洼地”和发展新高地。
面对新的机遇,赣州将奋发有为,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核心竞争力优势,撑起振兴发展的“脊梁”。
凝聚民心民力,开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新长征”
振兴号角吹响了,发展浪花涌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宏伟实践在遍洒英雄热血的红土地上拉开帷幕,开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的“新长征”!
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若干意见》政策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非常高,特别是提出“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民生优先”凸显科学发展理念,必将极大地凝聚振兴发展的民心民力。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若干意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给了赣南广大群众极大鼓舞与信心。据赣州市规划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因为有了国家大力支持,仅土坯房改造一项,原本要花30年完成的任务,将提前到3年之内基本完成。
民生最重。为了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若干意见》明确要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尽快解决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建立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赣州市18个县(市、区)的机制……这一条条政策、一项项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真切关怀。
“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看到今天中央这么关心赣南,赣南老百姓将得到这么多实惠,我心里十分高兴。相信赣南未来一定更加美好!”老红军吴清昌说。
全国劳模、寻乌县文峰乡果业大户温国贤说:“现在,振兴发展的好政策提到‘做强脐橙产业’,这对广大果农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赣南离建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的目标将越来越近!”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在赣州隆重举行全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动员会。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用电:2013年底前解决赣州农村不通电问题;
饮水:2014年底前解决赣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
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做到“三年见成效”;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力实现“八年大跨越”。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918万赣南儿女齐心协力、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负重拼搏,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宏图伟业一定能早日实现!
赣南,从光荣历史走来,奔向幸福的未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