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故事 >> 正文内容

股民“转战”债市4年大赚100万 称买债像找老婆

来源:沈阳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牛人档案

2007年,在一片全民皆股的大潮下,钱磊也拿出存款投入到股市中,结果不久就遭遇了“5·30”,自己资产缩水不少,几进几出之后彻底离开股市。2009年开始转战债市,他从一开始对债券一无所知,到后来自己的账面资金由最初的18万到超过百万。钱磊在经历从股市亏钱的菜鸟,到如今在债券市场上颇有斩获的达人,其关键就是自己找对了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

赚钱格言

理财投资需要一种逆向思维,投资者关注的不是要挑选什么可以投资,而是要找到什么不能投资,然后采取排除法,把那些不适合投资的东西排除出去。尽管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甚至还会走一些弯路,但当你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之门,那种感觉很奇妙。而现在多数投资者的理财逻辑往往是赚到快钱才是王道。但事实上,这种机会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投资领域

债券、基金

牛人故事

初入股市折戟沉沙

2007年春节亲朋好友聚会,谈论最多的就是买什么股票,赚了多少,“有个同学15万入市半年多时间就赚了套房子。”看到身边人的例子,向来谨慎的钱磊也忍不住,拿了当时手里的8万块钱存款一举杀入。

“刚开始,的确尝到了甜头,买了一只有色金属的股票,没想到不到一周时间就赚了6000多。”钱磊告诉记者,也许一开始就太顺利了,让自己有些头脑不清醒,一直是满仓。

此后,钱磊又继续补仓,股票也一路上涨,涨幅一度超过50%。正当钱磊沾沾自喜的时候,遭遇“5·30”当头一棒,“大盘从4300到3400,盘中最高时跌了900点,不过最后收盘点位在3500之上。个股更是惨不忍睹,三分之一的股票跌幅超过30%,少数垃圾股连续四五个跌停。”连续的跌停让钱磊有些坐不住了,他不断给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同学打电话询问,终于忍不住在最后一个跌停的时候将股票悉数卖出。

“之后马上又反弹了,结果看着反弹一路走上去,又杀进去,又给我一个跌停。”钱磊这次算是彻底死了心,虽然亏得不多,但也意识到股市并不适合自己这样的小散户,于是认赔出场。

债券市场小试牛刀

经过一段时间的疗伤,2009年,钱磊这时帮朋友接了几个工程,手上又有了一些积蓄,此时他又开始寻找理财的途径,但“一朝被蛇咬”的他已经不敢妄想股市,只是买了一些固定收益信托等保守的理财产品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原来还有企业债券这种投资方式,年收益率能达到7.5%,而且像这种小投资者也可以参与。”钱磊开始恶补债券知识,从债券回售选择权、质押回购和折算率等基本常识开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只债券买什么?钱磊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就选择了当时到期收益率最高的债券,将手中12万元的现金全部买入。2个月后,这笔投资给他带来了3000块钱的回报。小试牛刀后,钱磊又选了一只债券,派息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赚了1万多块。

但是,在2011年央行不断地提准加息影响下,债券市场逐渐步入熊市。钱磊仍然是重仓买了两只债券,随着6月下旬债券市场的暴跌,他的亏损也在扩大,一下子亏了近4000块钱。

这次经历让钱磊又上了一课,债市和股市一样有风险,而要规避风险,就是要张弛有度。

债市牛市乘胜追击

转机出现在2011年9月末,此时交易所债券市场抛售达到顶峰,除国债以外绝大部分债券经历了一轮自由落体式杀跌。而2011年9月29日交易所市场抛债情绪达到顶点时,沪深市场上38只债券到期收益率突破10%。

“但是9月末美国评级意外遭遇下调,市场对于经济的担忧无以复加,债市因为其避险功能,一下子又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涌入,牛市便自此而起。”钱磊说,在多数投资者还未回过神来,债市已完成了“熊牛转换”,像“10楚雄债”,7月初98元连续下跌至9月29日的74.9元,跌幅达23.57%。不过,在10月开始的一个半月内,“10楚雄债”一口气涨到93.3元,涨幅接近25%。钱磊的账面资金也飙升至80万元。

此后,上交所又连发两个债券文件,让投资者看到了债市的春天。原来交易所是靠债券折算比例对不同风险债券进行放大倍数限制的,例如:折算比例为0.9的债券,大约可以放大10倍;折算比例为0.7的债券,大约可以放大近3倍。从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看,AAA的债券放大10倍,套利收益才能与AA债券放大3倍的收益相近。

“新规之后,套做倍数迅速突破以前的两倍上限。”钱磊说,当时自己大举加仓。由于杠杆的提升,钱磊当时的收益率超过了10%。

来源: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