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9日
“《若干意见》出台,这是赣南苏区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好事、大喜事,它不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更是含金量很高且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对于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日,赣州市政协委员、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谭红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若干意见》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把民生优先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真正体现了民生保障,切实保障赣南老区人民同步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入全面小康社会。《若干意见》‘干货’甚多,操作性强、措施有力,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建设更加美好明天的信念,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谭红鸣继续对记者说:“目前,我市现有残疾人总数达58.6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6.39%,其中重度残疾人有15.15万人,占26.14%,贫困残疾人有15.71万人,占27.10%。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按照普惠与特惠、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将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切实纳入加强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体系,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专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今年市委、市政府已将残疾人工作纳入了‘民生工程’100件实事,拿出专款用于免费为肢体残疾人安装3200条(例)假肢或矫形器,扶持建设12所县级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30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与此同时,还积极争取国家的大力扶持并把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纳入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这是一个注重民生,改善民生,关爱残疾人救助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它的建成有利于改变全市残疾人服务设施匮乏,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为残疾人康复提供一个服务的新平台,切实为残疾人解决康复困难的一项重要举措。”
谭红鸣最后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续写苏区光荣历史、造福老区人民的宏伟事业,是赣南红土地上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和梦想,是赣南人民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不能忘记中央和省里的关心与关爱,全市残联上下将站在新起点上抢抓机遇,始终保持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毫不懈怠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搞好规划,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完成好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重任。”(彭剑 记者徐金侦)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