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鹿心社在全省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动员会上的讲话 全文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0日

在全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
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动员会上的讲话

鹿心社

(2012年7月10日)

  同志们: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是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之后,在我省实施的又一个国家战略,对构建全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格局,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重要意义。《若干意见》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尽快改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力促进培育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形成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互呼应的南北两大区域发展格局;有力指导探索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机制和模式,推进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刚才,尚勇同志传达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主要精神,文清、王萍、建华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苏荣书记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

  《若干意见》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老区、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奋力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一)充分认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充分考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和机遇挑战基础上,《若干意见》对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战略定位”:一是充分发挥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政策优势,以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主体,兼顾周边其他贫困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发展带动、重大项目支撑、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扶贫开发新模式,构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二是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强化科技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进钨和稀土精深开发,提升电子信息等加工制造业水平,大力发展脐橙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构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三是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畅通出省快速通道,发展多式联运,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构建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四是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五是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进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构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二)努力实现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目标。紧紧围绕《若干意见》确定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今年重点是抓好动员部署工作,建立健全振兴发展各项工作机制,编制相关规划和方案,做好国家支持政策衔接,抓紧开展先行先试,尽快启动一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三年见成效”,即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实现“八年大跨越”,即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三)正确处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三大关系”。一是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把解决好突出民生问题作为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振兴发展的积极性;坚持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全力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步伐。二是增强内力与开放搞活的关系。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胆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增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开放合作,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国家支持与自身努力的关系。积极衔接、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推动振兴发展;大力发扬苏区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