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
《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29期
是不是富人,谁说了算?
100多万的富人将把手中30万亿元的可投资资产投向哪儿?
银行看重的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要达到怎样的标准?
如果你有了钱,你会交给谁来打理?
有了钱,你想干什么?
算不算富人,银行说了算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了。
根据中信银行和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近年来迅猛增长,总量由2006年的36.1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18.5万人,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219.3万人。同时,超高净值人群数量也由2006年的1万人增长到2010年底的3.2万人。
与此同时,高净值人群总共持有的可投资资产从2006年的10.4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万亿元,预计在201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7.2万亿元。
高净值人群,即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超高净值人群,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人群。
近年来高净值人群数量的猛增,高度受益于投资性房产净值的增长。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000万~2000万人群中,投资性房地产净值占其可投资资产的比例高达70%以上。
从高净值人群掌握的可投资资产来看,2006年,高净值人群占总人数的0.028%,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占比为28.7%;到了2010年,高净值人群占总人数比例为0.078%,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占比也增长到了34.5%。
从财富的地域分布来看,区域集中性日益明显。超过2/3的高净值人群集中在6个主要地区,即北京(18%)、广东(16%)、上海(14%)、浙江(13%)、江苏(7%)和福建(4%)。
从高净值人群的职业构成来看,私营企业主的占比为71.6%,而家族继承人的比重为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