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太保寿险将发75亿元次级债 险企排队融资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4日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4日讯昨日晚间,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中国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寿险”)获保监会批准,太保寿险将发行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募集规模不超过人民币75亿元,根据保监会要求,太保寿险将在收到该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募集工作。这是中国太保自上市以来,子公司第二次发行次级债。

    中国太保今年1-7月保费收入为101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寿险保费收入为609亿元,财险保费收入为40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0.8%和9.7%。。中国太保今年7月单月保费收入为111亿元,同比下降29.7%,寿险7月单月保费收入为57亿元,同比下降40.6%;财险7月单月保费收入为54亿元,同比下降12.9%。

    险企资本压力高企

    根据保监会数据,包括此次太保寿险,今年上半年保监会共批准了5家公司的次级债券发行计划,4家A股上市险企均位列其中,其中,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分别发行90亿、380亿、100亿元次级债。目前新华保险10年期的100亿元次级债券及中国人寿的首期10年期280亿元次级债券已募集完毕。

    这一规模已超过2011年全年578.5亿元的次级债融资规模,而2009年及2010年上述数字分别只有145亿元及200.5亿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获批发行不超过260亿元A股可转债,中国人寿拟发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次级属性债务融资工具(在境外发行),新华保险将发不超过5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

    偿付能力吃紧

    自去年以来,股市低迷,投资业务不见起色,而股东补给难以持续,不仅是中小险企,保险巨头的资本压力也日渐增大,偿付能力吃紧。发债融资成为保险公司在股市萎靡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而随着发行次级债频率的加快,保险公司的次级债发行额度越来越少,未来发债的空间将自然越来越小。

    保险公司频繁发债,与其走低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直接相关。截至2011年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A股上市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0.1%、166.7%、284%和155.95%,

    据悉,假设在资本市场不出现剧烈波动、业务稳步发展的情况下,保险业今年发债所得资金可支撑一至两年的业务发展,而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保险业或将迎来下一轮融资高峰。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