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解读半年度同业数据:险企渠道策略尽收眼底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作者:刘敬元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6日

    49家寿险公司(25家中资、19家外资及合资、5家银行系保险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同业渠道数据刚刚出炉,《证券日报》保险周刊第一时间独家获得相关数据后,对个险、银保、团险、经纪代理、电销五大类营销渠道业务数据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一定特点。

    总体看这些特点包括,寿险公司的新单强手“重银保、轻个险”,倚重个险的寿险公司中外资近乎“五五开”,各家团险业务的布局差距最小,外资公司在经代渠道“先知先觉”,电销市场有“两巨头”。

    新单篇:

    七险企新单占比超九成

    今年上半年,新单贡献超九成的全部7家险企的近乎“极端”的业务结构令人乍舌;个险渠道不足一成、银邮渠道甚至超九成。他们倚重银邮渠道的程度,甚至比作为银行系险企的中荷人寿,还要高出一截。

    数据显示,除中融人寿、利安人寿、华汇人寿、前海人寿在内的4家近两年成立的险企外,有7家的新单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超过九成;包括国华(行情资讯评论)人寿、天安(行情资讯评论)人寿、百年人寿、光大永明和英大泰和人寿共5家中资公司,以及一家合资公司新光海航,和交通银行(行情资讯评论)控股的交银康联一家银行系险企。

    这7家险企中,个险渠道业务占比(个险实现保费与总保费的比值)最高的也仅为天安人寿的9.01%,各险企的个险业务占比均低于10%,以97.88%的新单贡献率位居第一的国华人寿个险占比仅为2.09%。

    而相对个险业务的极低占比,银保业务在这7家险企中均居于最主要的“开单渠道”位置,甚至超越了银保业务在部分银行系险企中的重要性。如国华人寿的银保业务占比高达94.90%,天安人寿、百年人寿、光大永明和交银康联的银保渠道贡献也均超过八成。

    而为北京银行(601169)控股的中荷人寿,今年上半年的银保业务占比也不过61.87%,中荷人寿的个险渠道占比还达到了30.91%,远高于这7家险企的个险占比水平。

    另外的两家险企,新华海航、英大泰和的该项占比分别为61.59%和44.75%;其中,英大泰和的最大业务渠道为团险,其占总体业务的比例为49.03%,略高于银保渠道。

    这也就意味着,新单业务占总业务比例超九成的7家险企中,超过六成的业务来自银保渠道贡献了六成以上的有6家,只有英大泰和占44.75%除外。

    某合资寿险公司的资深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主要依靠银保渠道的险企的经营是存在风险的。银保产品主要从投资理财的回报收益方面吸引客户,首先这并非保险保障的主流产品,其次这也导致银保产品成为遭遇销售误导、退保的重灾区,银保产品又多为短期趸交保费,过分倚重银保业务很难有长期的发展。

    个险篇:

    四险企比重超八成

    尽管有个险渠道占比不足一成的上述例子,但也不乏个险业务“唯我独尊”的险企;中宏、平安人寿的个险业务占比均超九成,国寿、友邦的占比也超过八成。

    数据显示,个险业务占比超过八成、同时也是占比最高的4家险企包含两家中资、两家合资外资公司,分别为中宏、平安人寿、国寿、友邦,这几家险企的个险业务比重分别为97.36%、91.60%、88.10%、86.76%。

    另有信诚人寿、民生人寿、太平洋(601099)人寿在内的3家险企的个险业务比重超过五成,3家险企的占比依次为55.67%、50.93%、50.60%。

    个险业务占比过半的险企共7家,4家中资、3家外资合资险企的分布表明,在重视个险渠道方面,中资外资险企正“平分秋色”。

    而从绝对规模上看,排在最前位置的依然是中资寿险,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合资寿险公司中个险业务保费规模最大的友邦,以38.49亿元位列第八。

    团险篇:

    13家险企超10%

    单就某个业务渠道内部的差距来看,团险业务在各家公司的比重及被重视程度的差异最小。首先,相较经代、电销等新业务渠道,绝对多数的险企都已经开设了团险业务;而相对个险及银保业务,各险企的团险业务比重的差距要小得多。

    在本次有可得数据的49家险企中,团险业务比重超过10%的险企仅有13家,而比重超20%的则仅有4家,且占比最高的为中意人寿的50.06%的比重,而这还是在中意拥有大股东中石油支持的特殊背景下。

    另外3家团险占比超过20%的还包括国泰人寿、长生人寿,二者比例分别为39.40%、26.74%;还包括前文所述的占比49.03%的英大泰和。

    其余的三十多家险企,无论其他渠道的占比差异如何大、甚至两极分化,大家的团险业务占比均在10%以下。

    经代篇:

    中英人寿21.54%居首位

    根据同业数据,49家险企中有25家开设了经纪代理渠道,整体看,经代业务的占比普遍较低,21家险企的经代业务比重低于10%,而高于20%的3家险企中英人寿、海康人寿、瑞泰人寿均为合资公司。

    中英人寿今年上半年的经代业务保费规模达4.86亿元,在其22.58亿元的总保费中的占比也达到了21.54%,规模及占比都位居险企排名的首位。

    海康人寿、瑞泰人寿的经代业务比重也各自达到了20.91%、20.69%,二者与中英人寿成为经代业务占比最高的3家险企。

    从规模看,生命人寿、民生人寿的经代业务保费以2.59亿元、2.38亿元紧随中英人寿之后,分列二三位;二者的经代占比仅分别为1.65%、4.60%。

    电销篇:

    大都会电销保费与占比皆可观

    作为新型渠道的电销渠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数据显示这49家险企中有27家开设了电销渠道,超过了半数。这27家险企的电销业务占比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电销占比超10%的也只有4家,撇开招商信诺专注电销渠道的特点,大都会人寿无论是电销保费规模还是占比都名列行业前茅。

    根据同业渠道数据,招商信诺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的11.36亿元保费中,有7.69亿元是通过电销渠道获得的,电销业务占比达到了67.67%。

    而大都会的电销渠道业务保费更是高达12.75亿元,占其全部保费的比例也达到了48.63%。

    考虑到国内分红险、万能险为主的产品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投资组合有限,大都会于去年7月推出的变额年金。此前,有消息称该变额年金的销售状况不佳,大都会人寿方面对此予以反驳。

    大都会表示,变额年金是大都会人寿针对高端人士开发的产品,目前在外资银行热卖;而截至今年7月底,变额年金的销售规模已达1.44亿,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地区受到追捧;此外,大都会人寿还称,这款年金产品是针对小众的,目前销售额已大大超过其此前的预期。

    另外,新光海航、中英人寿的电销渠道占比也分别达到20.29%、16.20%,其中中英人寿的电销业务保费规模也较大,达到3.66亿元。

    从规模看,电销保费实现最多的是太平人寿,其在今年上半年通过电销实现保费收入达到了17.38亿元,但这一规模只占其整体业务的1.56%。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销比重低于10%的险企中,阳光人寿的电销尽管只有4.08%的比重,但阳光人寿通过电销渠道实现保费规模不容忽视,达到了4.14亿元。类似的还有泰康,其上半年的电销业务保费也高达4.29亿元,但占其全部业务的比例仅为0.97%。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