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7日
编者按
全国知名晚报都市报“走转改”赣南苏区行活动上月底举行以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参与这次活动的众多媒体先后安排重要版面,大力宣传报道赣南的光荣历史、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发稿总数达100余篇。赣州晚报今日起选编其中部分稿件,以飨读者。
来到毛主席战斗、工作过的地方。
在赣南苏区行的4天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编辑记者们以点线结合的方式,深入赣州中心城区和兴国、瑞金、上犹、龙南、寻乌、安远等老区县市的基层村寨,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赣南从红色老区到红色特区的华丽转身。
中央大礼
苏区振兴成为国家重大任务
赣南,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的主体,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就孕育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赣南地区曾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但由于战争创伤、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以及人才和资源的匮乏,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目前,赣州仍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8个,省级扶持贫困村1119个,全市贫困人口有215.46万人,贫困发生率近30%。
为尽快改变落后现状,今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振兴发展赣南苏区成为国家重大的经济任务以及重大的政治任务。
《若干意见》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记者采访时,赣南人一直把这份中央的厚礼挂在嘴边,对《若干意见》的内容信手拈来,比如出现了9个“试点”、5个“试行”、4个“探索”、2个“试验区”、4个“示范区”、13个“重要基地”和30个“重大项目”,并有5个“扶持”、7个“补偿”、9个“补贴”、11个“优惠”和128个“支持”……
赣南人的兴奋不难理解—— 这个曾经的红色老区,即将因政策的聚焦驶入红色特区的全新轨道。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