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李荣灿:跃升为全世界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万荃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4日

    8月22日至23日,商务部部长助理李荣灿在香港出席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时表示,商务部高度重视并鼓励内地与香港企业联手“走出去”,正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将主要从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及加大促进服务两方面,充分发挥香港在金融、法律、会计及投资咨询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两地企业联合开拓国际市场。业内专家学者表示,国家支持“走出去”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企业“走出去”迎来新的机遇,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的加大,未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必将快而稳健。

  2002年,中央决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企业“走出去”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和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内地企业“走出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0年中,内地对外投资总额2001亿美元,是前20年的10倍。截至2011年底,我国跃升为全世界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香港则充分发挥其内地和海外之间的中介角色,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大门。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直接投资,投资额达到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而这其中约有六成是投向香港或者通过香港再投资实现的。今年6月29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于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九》加强两地在金融、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施的先行先试政策,会进一步协助香港的服务业拓展到广东省,为香港与内地的紧密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加快“走出去”步伐意义重大。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美国经济复苏能力仍然疲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依然阴霾密布;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用工难、融资难的困境。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内地企业海外投资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利用政策支持,同时进一步发挥香港的优势,与香港加强合作、进行海外拓展、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的风险。

  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高层官员均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了新的机遇期,将继续在政策层面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22日表示,将采取5方面举措支持内地和香港企业更好地携手开展境外投资。一是进一步简化内地企业在港投资和开展海外再投资的核准手续,二是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发行人民币债券,三是建立内地与香港对外直接投资的信息交流制度,四是鼓励并推动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合作,五是支持内地企业与香港企业以参股、并购或绿地投资等方式,共同开展在基础设施、矿产、能源、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等领域的联合对外投资。

  李荣灿表示,商务部希望通过下述措施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共同增强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的竞争实力:一是双方将建立联合“走出去”的合作机制,同时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交流,为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二是做好香港如何服务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调研工作;三是举办各种展会、论坛等活动,加强内地与香港企业的交流沟通。

  有专家提醒,我们在加快“走出去”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切实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建议,“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加强风险管理,在经营理念上要追求科学决策,稳健经营,避免盲目和冲动。在实际操作中要克服侥幸心理,切实做好有效规避、控制、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准备。建立防控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的预案,要高度重视风险防范能力建设。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实施好“走出去”战略,必须努力培育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使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整合资源,建立自主的国际生产体系。对于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综合考虑自身实力和优势,除了建立海外销售网点,开展海外组装加工等较为传统的投资方式以外,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尝试海外并购、股权置换、品牌推广等国际通行的投资方式。从投资领域看,过去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大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业,今后应集中在产品加工、高科技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并加强与国内产业链的衔接,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