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9日
芳香产业是集芳香植物种植、芳香旅游休闲、芳香精油提取加工等为主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体,是一项被誉为“21世纪的宠儿”的朝阳产业。着眼于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全南县大力发展以厚朴、桂花、梅花等为主的芳香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农民小康路上花香四溢。
鲜花铺满小康路:朝阳产业“钱”途无限
在南迳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板村”——黄云村。记者来到黄云村时,远远就看到幢幢农家别墅掩映在成片桂花树林之中,进到村口,一股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该村党支书谭德财告诉记者,黄云村目前已经种植桂花等芳香树种700余亩,靠着这一棵棵流金淌银的“摇钱树”,全村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
种植芳香树种效益有多好?黄云村村民刘成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前砍木头是论立方卖,每个立方木材卖不到1000元。现在我种植的桂花苗木是论株卖,品种好、树形好的一株卖个几千、几万元也不稀奇。”
黄云村的变迁,是全南县发展芳香产业的一个缩影。全南县林业局局长刘远标向记者介绍,目前经营一亩芳香苗木的收入比种一亩粮食的收入普遍要高3倍至5倍,有的甚至10倍以上。现在,南迳镇黄云村、金龙镇烧斗村、中寨乡马屋村小组、陂头镇李家洞林场等芳香苗木种植专业村(组),农民经营芳香苗木一项年人均收入就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6.38%。
全南县桂花等芳香植物资源丰富,并大面积生长有野生状态的桂花植物群落。立足良好的林业发展基础、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种质资源,该县确定了“建设我国南方最大的芳香产业基地和打造中国的‘彩桂之乡’”的发展目标,把芳香产业列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加以扶持发展。
一两鲜花一两金:产业延伸步步为“赢”
在厚朴公司万亩芳香植物产业园,数十个品种的桂花迎风吐蕾,连片千亩的古梅园里暗香浮动,闻香而至的人们三五成群乐在其中。以这些前来赏花的人们为目标客户,南迳村农民刘成兴在附近开了一家农家乐,这两年赚了个盆满钵满:“平时每天能接待七八桌客人,到了农历八月和腊月的盛花期,每天的客人更是排着队等吃饭。”
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延伸,该县正在努力摆脱苗木销售的初级阶段,发展精深加工产业。
芳香树种全身是宝,对其进行深加工,可以步步为“赢”。据了解,提取精油时产生的副产品芳香蒸馏水,稍作加工可用作香水、化妆水、爽肤水的基础水;蒸馏剩余的煎汤和残渣,可分别用作生物农药和动物饲料;就连百草园里飘散出来的香气,也能为周围农作物驱赶虫害。
全南县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明智以目桂花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桂花年产鲜花0.2吨,按现在3万元每吨计算,价值可达6000元;把鲜花加工成桂花浸膏,其市场价可达3万元,经济效益比原来高出4倍。正是看到深加工的好效益,厚朴公司目前正投入巨资建设苗木组培快繁中心、精油提炼工厂、赏花会所和生物有机肥工厂,最终推出芳香植物立体种植及产业一条龙建设的高科技农业开发项目,形成集立体种植、萃取加工、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SPA调理保健、教育培训、产品出口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正是着眼于今后的精深加工环节和全球大市场,厚朴公司在目前种植的2万多亩厚朴中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该公司在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周汉荣和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副秘书长夏少杰等专家的指导下,率先在同行业内实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建立起了一整套涵盖产地生态、种子检验和检疫、栽培、采制与加工、包装与运输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范。
与厚朴公司异曲同工的是全南县另一家林业龙头企业——高峰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高峰公司在全力做大芳香苗木培育基地的同时,瞄准了芳香植物的药用价值。该公司试验推广了林间套种中草药石蒜立体开发技术,种植的6000亩石蒜今年即可采收,总产值可达7200万元。
花好还需勤浇灌:破解难题打造品牌
犹如一株鲜花从萌芽到绽放需要精心浇灌,全南县芳香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样需要各级、各部门的精心呵护、大力扶持。
在全南采访,无论是芳香苗木种植户还是龙头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土地流转难,导致产业规模无法扩大。为了破解土地流转难题,保证原料供应,厚朴公司从今年起启动了千万苗木进农家活动,准备斥资6000万元向农民无偿提供2000万株桂花苗,并要求农民把鲜花销售给公司加工。对此,谭明智说:“相对于土地流转的高昂成本和巨额的管理费用,带领农民种植桂花,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林业生产的长期性,导致芳香产业回报期较长,企业和农民面临资金难题。全南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江军说:“一株桂花从育苗到盛花期,最少需要5年,在这5年中,种植者需要大量投入却没有收益。”对此,江军建议三管齐下帮助林农和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市、县财政建立每年最少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那些真正带动农户发展芳香生产、使农民增收的合作社、能人(老板)、企业,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涉农部门要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扶贫开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大对芳香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结合芳香产业发展规律,协调金融机构对从事芳香生产、营销的企业和能人(老板) 放宽抵押贷款条件,给予低息或贴息的5年至8年中长期贷款。积极争取世行、欧行、亚行等对经济林的长期贷款,以金融“春雨”滋润芳香产业。把投身芳香产业的林农纳入农村小额担保贷款范畴,并享受一定的贴息扶持和种植补贴,鼓励林农的积极性。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还建议,芳香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科技化、品牌化的道路,对龙头企业实行专项科技扶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产业合作,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产学研基地等形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建立芳香产业科技攻关专项扶持基金,助力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服务本地、面向全国开拓市场。(黄伟玲 特约记者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