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南康家具打响“突围之战”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今年南康市新建的精品家具交易市场。(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南康家具这个“草根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目前,南康家具产业形成了集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去年,南康家具企业总数有5690多家,全年家具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8亿元。据中国家具协会统计显示,南康市是全国家具企业数量最多、产品种类最全、产业链最完善的县级城市。

  在外界不少人的眼里,南康家具曾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事实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长,南康这个“木匠之乡”的家具产业已经打破“木匠命运”的魔咒,打响树立品牌的“突围之战”。目前,南康家具行业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江西省名牌产品3个,江西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6个,江西省著名商标14个,赣州市知名商标33个。

  不仅如此,去年7月,中国家具协会授予南康市“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称号;去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同意南康筹建“全国实木家具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南康家具产业正不断获得业内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南康家具等产业基地建设,有了国家的政策扶持,南康家具产业将走得更快速、更从容。

  1、“木匠之乡”的创业故事

  吴述文是“木匠之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成功地从木匠成长为家具公司的老板。1996年,怀揣着4万元资金,凭借着在广东的务工经历,吴述文办起了家具小作坊。

  “当时的厂房就两三百平方米,请了七八个人,我既当厂长,又当财务,有时候还要当厨师。那时候,我老婆在深圳的服装厂务工,我和她商量,千万不能辞工,这样至少家里还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谈到当年创业的艰辛,吴述文很感慨。

  实际上,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南康家具产业,伴随着和吴述文一样的许许多多木匠的成长而发展起来。

  “我一直坚持做好家具的品质,但是销量不好让我很头疼。后来出去考察,我认识到,做企业不能停留在做生意做产品上,要把企业做成品牌,要把家具当作终生追求的一个事业来做。”吴述文明白了困扰他的原因所在。

  于是,吴述文在前几年开始组建生产、销售团队,去年还请深圳的公司策划企业的文化,这让公司的业务量蒸蒸日上。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但吴述文仍然把产品的品质放在第一位,他常常给员工上“良心课”,他告诉员工:“如果你们做出来的产品自己都不愿意买的话,你们怎么好意思卖给别人。”

  在吴述文的家具产业走上现代化管理的同时,南康家具这个“草根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目前,南康家具产业形成了集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去年,南康家具企业总数有5690多家,全年家具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8亿元。据中国家具协会统计显示,南康市是全国家具企业数量最多、产品种类最全、产业链最完善的县级城市。

  2、打破“木匠命运”的魔咒

  像吴述文一样坚持做品牌的家具老板并不多,记者从南康市的相关部门了解到,从整个产业的情况来看,产品定位较低、家具企业知名品牌较少、同类产品价格无序竞争严重等现象仍比较突出。

  同时,南康家具还存在明显的“散、乱、小”特征。该市20个乡(镇、街道)都有家具厂,其中90%以上集中在中南部七个乡(镇、街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该市家具企业多,但大部分投资规模在200万元左右,缺乏骨干龙头企业。

  “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人才制约,大部分家具业主只有初中以下文化,从业人员以技工为主,专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和研发设计人员奇缺。二是理念制约,大部分家具业主只重生产,不重研发和营销,只有极少数家具企业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管理落后,对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没有积极性,小富即安思想较为普遍。”南康市家具产业促进局局长蔡湖南分析道。

  难道“木匠之乡”,走进了“木匠命运”的魔咒吗?

  身为一家家具公司老板的刘维平是一个打破魔咒的企业家,他的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

  刘维平从1995年开始做家具,在2005年他发现了一个商机。当时,苏州市蠡口家具市场的销量很好,于是他就在蠡口开了一个店,结果因为产品质量不好,到年底拉回来一半。那时厂里就有人说,家里都不够卖,拉去蠡口卖,不赚钱不说还把货拉回来。“当时我不服气,蠡口市场前景那么好,我要争取一下,把产品质量提高。我想,蠡口这个市场要求比较高,如果我的产品在这里能够适应大众需求,那么我的产品销往全国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刘维平告诉记者。

  事实证明刘维平当时的决策是对的。从2006年开始,他的家具在蠡口的销量大增。有了这次经验,刘维平就开始进军郑州、天津、武汉等地,到目前,他已经在全国拥有了100多家专卖店。

  在南康家具企业老板寻求自我突围的同时,南康市也从政府层面帮助企业打破“木匠命运”的魔咒。该市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出炉《南康家具产业集群五年发展规划》(2009-2014);遴选确定了30家家具企业作为重点企业,实行帮扶制度,引导南康家具企业在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品牌运营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共建了研发中心,大力引进管理和技术高端人才,着力解决家具产业产品低质同构、企业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

  3、从“制造”到“创造”的蝶变

  按业界人士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未来10年,中国家具产业至少可以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期。目前,南康家具产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正处于加速发展的转型期。

  南康家具如何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蝶变?

  家具企业老板曾昭玺作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在他公司的业务中,国外订单占了百分之六七十,这在南康家具行业是一枝独秀。

  早在2006年,曾昭玺就开始和一位马来西亚的客户合作。“马来西亚的客户要求非常严格,所有工序都要按标准来做,还派了一个技术人员常驻厂里。当时,有的师傅干了段时间生气不干了,说‘又不是造飞机,还搞得这么严格’。就这样磨合了两年,走了一批师傅,又来一批师傅,翻来覆去地做。”曾昭玺说。

  两年之后,马来西亚的客户对曾昭玺已经很放心了,发个订单过来,直接交货就可以。如今,曾昭玺的家具也打出了品牌,已经卖到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地。

  《若干意见》的出台为南康家具产业带好了利好政策,这让曾昭玺他们对南康家具产业从“制造”到“创造”的“突围之战”充满信心。

  作为南康家具产业的一员,南康市家具协会会长刘学春说,这次《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更多的科技、管理、设计人才,为南康家具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们要借助这股东风,把南康家具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蔡湖南也表示,我们将承接转移与转型升级并重,引导企业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工艺化,走内外兼修、产业集聚的家具产业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总产值过500亿元的以家具、灯饰、服饰等为主的泛家居产业集群,使南康家具成为百年产业。(陈宣斌 特约记者刘晖 记者廖福玲 刘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