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裁员风暴波及保险行业 个别险企内勤只有一两人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张波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昨天,有消息称,泰康湖北分公司将裁员50人,最多的一个省级分公司裁员人数达200人。据悉,泰康人寿这次裁员主要针对公司内勤人员。记者昨天向泰康人寿江苏分公司求证,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公司一切正常,没有裁员的情况。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裁员的只是泰康,而实际上,去年以来,整个寿险公司的业绩都不太好看,外勤人员留不住,内勤自然就跟着裁员。

    泰康人寿大规模裁员

    根据湖北当地媒体报道,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约800名内勤人员,裁员规模约6%。

    这应该是近年首个规模性裁员的保险公司,此前平安曝出裁员消息,不过官方予以否认。去年底,生命人寿也裁撤了十多个部门。将原有的三十多个部门撤并为二十多个,多出来十余个B类干部(部门经理)被分流到生命旗下新成立的产险、资管等子公司。不过,生命人寿方面表示没有裁员,削减部门的人员都分流至旗下各子公司。

    记者昨天向泰康人寿江苏分公司求证,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也听说了此事,但是江苏公司并没有裁员的消息,“最多不招人了。”该人士表示,现在公司招聘也都是从校园招,公司有个大学生“千人计划”,都是公司自己培养人才。

    个别险企内勤只有一两人

    南京资深保险代理人熊勇告诉记者,虽然裁员的只是泰康,但是其实各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从2010年到现在,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可以说每况愈下。他向记者表示:“保费下滑严重,直接导致了保险公司的外勤,也就是营销员的流失。外勤没有任何保障,只拿保单佣金,一旦保险不好卖了,他们的收入来源就断了。”他表示,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内勤人员人数与外勤人员人数是有一定的配比关系的,外勤人员大量减少,内勤人员就过剩。他透露,南京有的保险公司几年下来,内勤就只剩下一两个人了,可见业务开展有多难。

    根据上市险企的中报,中国人寿保险营销员共68.2万人,比2011年底下降3000人,较2010年底下降2.4万人;中国太保营销渠道总人数同样出现下降(未公布具体比例,其2011年年底营销员数量为29.2万人)。

    即使不裁员

    年终奖也受影响


    记者从其他几家大中型保险公司了解到,虽然没有出现裁员的情况,但日子也不好过。

    一家地方寿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立足地方,还比较稳健,不少部门都很缺人,还在招人。不过,今年整个保险业的新单业绩都不好,所以她表示今年的年终奖肯定很受影响。

    “以前分红险一个月能卖五单,每单保费基本上都在一两万元。”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的公司,原本分红险要占销售额8成以上,但是今年以来分红险的销售急转直下。她说:“现在销售人员一个月能做一两单已经很好了,业务员的收入少了60%。”

    根据公开数据,上半年,国寿净利润同比下降25.7%,太保下降54.6%。由于净利润大幅下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自己所在公司已提前透露出年终奖可能大幅缩水甚至取消。

    营销员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熊勇认为,保险公司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暂时的,是由于大环境带来的。“消费者不愿意掏钱买保险了,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不够吸引人,这些都和整个市场有关。”熊勇认为,更关键的是保险营销人员制度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公司的保险营销人员都只是代理公司的保单而已,赚取保单佣金,没有其他保障。这直接导致了这部分营销人员没有归宿感,公司对这部分人员也难以管理,衍生出一系列问题。

    近两年来,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开始尝试产销分离的营销模式。2011年初,信泰人寿出资2000万设立浙江联创保险销售公司,近期已有华泰财险、紫金财险、安诚财险、永安财险、大众财险、和谐健康保险、浙商保险安邦财险、阳光人寿、阳光财险和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等12家保险公司相继设立保险销售公司。

    此外,还有一些保险公司通过其他方式来留住营销人员。记者昨天获悉,下月起,阳光人寿近200名营销人员的父母将从他们子女服务的公司中每月领到200元的赡养津贴。

分享:

来源:现代快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