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瑞金沙洲坝:80年续写“水文章” 民生大变样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6日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9月19日,站在80多年前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为瑞金市沙洲坝群众挖的那口红井前,记者看见,离红井约十米开外,一朵朵通过现代化喷灌机绽开的美丽“水花”,正在滋润着100多亩的景观花带。这处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的喷灌设施,不仅开启了沙洲坝村水利建设的新篇章,更把80多年前毛主席以红井为序言的这篇“水文章”注入了时代内涵。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无雨地开岔,有女莫嫁沙洲坝……”这首民谣是80多年前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之后,沙洲坝村依然缺水严重,遭遇旱期,连红井也会干涸,老百姓不得不步行到2公里之外去挑水。困境之中,又是党和政府带领沙洲坝群众开展了一场艰苦的治水之战。上世纪70年代,村里兴建了3座小二型水库。1988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沙洲坝村有了第一口机井。借助这口机井,1990年,镇里建起了自来水厂,终于把自来水引进了村。最让村民们铭记的是2003年,党和政府实施民生工程,村自来水与瑞金市并网,使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沙洲坝镇近年来投入900多万元资金进行万亩灌渠改造,并启动了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使包括沙洲坝村在内的所有村基本实现旱涝保收。

    打出红井水,写好“水文章”,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孜孜追求。于是,今天的沙洲坝再也不愁没水用,当地人民唱起了新民谣:“沙洲坝,沙洲坝,三月不下雨,有水浇庄稼,五谷丰登发了财,凤凰纷落沙洲坝。”

    这篇历经80年不断续写的“水文章”,终于使沙洲坝的民生大变样,路通了、房好了、景美了,群众的思路也活络起来。他们纷纷利用红井品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使红井水成了致富水。前不久,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村里投入20多万元,把现代化的喷灌技术引入红井风景观光园,实现了农作物的长效节水灌溉,使沙洲坝村水资源利用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从苏区时期的红井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机井水,再到如今的自来水和喷灌水,每一滴都是共产党对老百姓的恩情。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沙洲坝村村干部杨爱民自豪地说。 记者殷勇

分享: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