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6日
龙南,山川秀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为赣粤边陲重镇,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是江西对接珠三角地区的“桥头堡”,是中部内陆通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咽喉”。
工业经济高奏凯歌,文化兴盛书香满城,城市巨变魅力彰显……满眼望去,在这世界著名的“重稀土之乡”“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到处是勃勃生机、累累硕果。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党中央、国务院对龙南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专门提到了“扶持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等多处与龙南息息相关的内容。
波澜壮阔征程路,一跃千里快哉风。一个雄心壮志、激情满怀的龙南正在阔步前行。“经济发展强县、宜居宜业新县、文化旅游大县、和谐平安名县”的蓝图已经绘就,一个开放、崇德、自强、超越的新龙南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工业明珠更璀璨
《若干意见》提出,“推动赣州‘三南’(全南、龙南、定南)和吉泰走廊建设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推动瑞金、龙南省级开发区加快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打造“以赣州‘三南’至广东河源、瑞金兴国至福建龙岩产业走廊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开放合作新格局”。
风劲好扬帆,跨越正当时。围绕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目标,龙南致力打造江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该县瞄准高端产业、产业高端,积极加强与沿海地区各大商会、协会的沟通联系,开展组团式、产业园式招商,重点承接产业组团式转移和产业链整体转移项目。该县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契机,主动出击与浙商协会、深圳商业联合会对接,成功引进了“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龙南基地。目前,该基地征地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
如果把龙南经济比作一串珍珠项链,那么龙南工业就是那颗最大、最耀眼的珍珠。车辆下了赣粤高速,进入龙南,首先扑入眼帘的就是105国道沿线绵延10余公里、气势磅礴、热火朝天的江西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推动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工作,龙南调整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金塘工业园石人片区、杨村工业园区建设,开展公路口岸作业区的申报、建设,推动龙南火车站升级改造,努力构建赣州南部“无水港”。目前,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了省级稀土产业基地、江西省龙南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省级再生资源利用基地、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形成新圳工业园、富康工业园、龙腾电子科技园等“一区多园”格局,面积达9.31平方公里,有各类企业25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7家。
敞门迎客,筑巢引凤。龙南通过创建平台、创新招商、创优服务等措施,吸引了一批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开放型经济一路高歌,今年已是连续6年荣获“江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综合奖”,并被评为“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江西省首届投资环境十佳县”。龙南抓紧完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五矿东林、依路玛、江西广晟等重大稀土产业项目建设,启动绿色照明产业园规划建设,力争创建国家级稀土发光材料及绿色光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速推动以金冠、班信、伟腾电子为龙头的抱团项目建设;全力促成源兴等钢铁企业新上特钢项目;加快福润肉类加工等项目建设。今年1月至7月,龙南完成工业总产值95.7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33亿元,外贸出口额达2.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35%、12.72%、32.32%。围绕着力打造稀土、特钢、电子信息、食品药品、铜铝五大优势产业板块,龙南县一连串“组合拳”打响了“龙南品牌”,打出了“龙南雄心”,打造了“龙南速度”。
魅力新城展新姿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为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打造赣南次中心城市,龙南以大气魄、大视野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经济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赣南次中心城市和宜居宜业新县。
龙南按照都市区定位和城市总规、控规要求,以狮山新区、东湖新区、龙翔片区、工业园区“四大组团”建设为重点,启动五星级酒店、娱乐城、里仁汽配中心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加速形成总体集中、板块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
为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龙南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城镇化有机融合,通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中心等一批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的重大城建项目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打造赣州南部体育、医疗、商贸、教育、文化旅游中心;不断完善现代金融、保险等行业服务体系,争取更多区域外金融机构进驻龙南县,打造赣州南部金融中心。如今的龙南,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聚集;全县工业园外来务工人员已占到总人数的30%,并以每年约2000人的速度递增。
如今,龙南城区绿地面积8745亩,人均公园面积11.7平方米,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5%、40.6%。目前,龙南正在大力创建市级卫生城市,申报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一座山水魅力新城呼之欲出。
文化旅游谱华章
丹霞耸立,草茂林密,山清水秀,龙南境内风景名胜众多,无不散发着迷人的风姿。
龙南发挥文化底蕴厚重博大和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的优势,通过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如今,全县干部群众正加快打造一个富有魅力和活力的全国文化旅游建设重点县。
为统筹推进全县文化旅游工作,龙南采取捆绑开发、统一包装、优化组合、打造精品的方法,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在客家文化方面,打造了关西围、渔仔潭围、栗园围、沙坝围等围屋精品,并串点成线,形成龙关线、横黄线两条围屋经典旅游线路。在生态休闲方面,高起点高标准做好九连山、小武当山、安基山的生态旅游开发,临塘乡的汤湖温泉和程龙镇的豆头温泉旅游开发,同时建设大型的旅游集散中心。
龙南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文化旅游事业与招商引资、产业基地、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县域竞争力。今年,该县开发了总投资约34亿元的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城项目,内容包括新建客家围屋博物馆、旅游集散中心、客家民俗博物馆、客家文化商业街等,目前已被列入了省重大项目调度。
该县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基地,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竞争力。规划建设了集图书馆、博物馆等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以及青少年科技馆、书城等一批文化设施,打造了赣州南部文体消费基地;启动了金鸡寨公园等休闲娱乐项目,建设赣粤边际休闲娱乐基地。截至目前,该县在建文化旅游类重点项目有4个,总投资额突破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