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0日
中国的银行为什么不能倒闭?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 为什么会造成低居民储蓄和高企业储蓄?如何将超发货币从房地产引入实体经济?9月28日腾讯财经联合经济之声,特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持人杨曦一起和您探讨中国当前的金融问题。
中国的银行没有做好破产的准备
中国目前尚未有银行破产的先例。郭田勇表示,不是银行本身不能倒闭,是因为我们本身没有做好银行倒闭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有效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二是通过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银行倒闭后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银行存款利率的放开才是市场化标识
针对不少人争议的银行服务问题,郭田勇认为,银行服务能力较以前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从未来看,银行应当深入市场利率化改革,使竞争更加充分,而利率真正市场化的标识便是银行存款利率的放开。
除了服务,在风险控制方面,目前不少银行都在做投资类的产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持人杨曦认为,银行要增强自己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不只靠存贷差,中间业务也只是一部分,投资银行也是银行业未来的一个赢利点。但是适度发展、控制风险。郭田勇对此补充道,银行的理财产品和信托类的产品相比,整体风险度相对较低,基本以稳健性为主。
银行股不会成为高价股 但长期看具备投资价值
不少股民认为,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很好,刚刚公布的半年报也不错,为什么买银行股就是不挣钱?郭田勇对此表示,买股票买的是预期,银行业不论是从市场利率化改革和不良资产等方面看,未来经营还存在不确定性,面临的资本压力也较大,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股都不会成为高价股,但从长期看有投资价值。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国际金融资本都转战中国,做多或做空中国,中国金融业应该如何应对?郭田勇认为,这是资本趋利性的表现,从微观来看,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有帮助的,重要的不是企业如何应对,而是解决宏观层面的问题,防止这些资本大规模的进出,需要加强对热钱的监测,资本项目的管理不能盲目放开。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