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亚太取代欧洲成全球最富地区 中国将成第二富国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1日

亚太取代欧洲成全球最富地区

 

亚太取代欧洲成全球最富地区

 

    昨日,瑞信研究院发表2012年度《全球财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球家庭财富总值223万亿美元,下跌了5.2%,是自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跌。欧洲的家庭财富减少10.9万亿美元后,亚太区到今年上半年已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地区。

    瑞信私人银行亚太区主管范思高说:“全球经济正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动,世界经济秩序正急剧重整。报告确认,拥有全球新兴中产阶级消费者2/3的亚太区,继续是全球经济和全球财富的主要增长动力。”

    瑞信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全球研究主管认为,多个国家陷入经济衰退,加上股价普遍下跌及房地产市场疲弱,已造成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恶劣的创富环境。

    《报告》指出,除北美洲外,全球家庭财富下跌。由于欧元区危机,欧洲的家庭资产减少10.9万亿美元,占全球财富损失总额的88.6%。尽管亚太区的家庭财富减少1.9%,但首次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地区。

    瑞信预测,亚太区家庭财富将于未来5年增长55%,2017年将达115万亿美元。

    而中国成为过去10年亚太区内最重要的新增财富来源,中国内地家庭财富自2000年起的年均增长率为13%,较全球平均5.8%的财富增长率超出一倍以上。

    最富有国家

    美中日成全球财富三大来源国


    在国家层面,美国、中国和日本是全球财富的三大来源地,今年上半年这三个国家的家庭资产分别增长1.32万亿美元、5620亿美元和3680亿美元,总额分别达至62万亿美元、20万亿美元和28万亿美元。在亚太区,中国内地、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家庭财富取得最大增长,部分原因是人民币和日元兑美元约有2.5%的按年升幅。尽管2011年3月的日本东北大地震和其余波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日本的家庭财富仍取得1.3%增幅。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香港并无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家庭财富按年获得9%的增长,今年上半年达8590亿美元。

    中国5年后将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富国

    预期美国将继续高踞财富榜榜首,家庭财富净值到2017年将达89万亿美元。

    中国在未来5年料会为全球带来18万亿美元的财富,预计达38万亿美元的财富,超越日本的35万亿美元在2017年成为全球排行第二的富有国家。

    人均财富

    全球最富裕国家是瑞士


    按成人平均财富计算,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其成人平均财富为47万美元,其次为全球排行第二的澳大利亚(35.5万美元)及全球排行第三的挪威(32.6万美元)。在亚太区,日本和新加坡的成人平均财富名列三甲,分别为26.9万美元及25.8万美元,仅次于澳大利亚。

    家庭负债

    亚太区远低于全球水平


    市场对债务的风险关注点几乎全部集中主权债务和金融业上。按资产净值的一个百分比计算,先进国家的家庭负债一般为财富总值的20%~30%,但在金融机构发达而信贷市场成熟的某些欧洲国家,家庭负债与财富比率远远较高,例如丹麦(51%)、荷兰(45%)及爱尔兰(44%)。

    报告指出,在亚太区,家庭负债占净财富总值的比例于今年上半年处于13%的中等水平,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8%、欧洲的19%及美国的22%,亚太区最高的是韩国(36%)、中国香港(29%)及澳大利亚(27%)。这是由于这些市场的消费信贷市场发展完善、债务融资便利、金融机构发达,而且房地产市场十分蓬勃。新加坡的家庭负债占净财富总值18%,属适度水平。相对来说,在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发展程度较低的亚洲国家,家庭负债占净财富总值的比重偏低,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2.4%)、菲律宾(2.6%)、中国内地(3.1%)及印度(3.8%)。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