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幽默诙谐的快板、悠扬动听的乐曲、热情奔放的秧歌……近日,在南康市十八塘汽车站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上,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精彩纷呈,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这是南康市加强文化建设,让群众领衔基层文化的一个缩影。
群众不仅是文化的受益者,更应该是文化的创造者。据南康市文广局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举办了“广场文艺晚会”“南埜之声文化艺术节”“义工文艺晚会”等一系列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10多场,为群众搭建了展现风采的平台,真正让文艺爱好者和群众“挑大梁”“唱主角”,充分激发了群众的文化创造热情。同时,该市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也不时在各地上演,吸引了不少“粉丝”前往观看,使该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起来。
随着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南康市群众的参与热情也日渐高涨,越来越多的群众性基层文化队伍涌现出来,“草根”艺人变成了舞台上的“明星”。“只要天气好,每天晚上我们都要上台表演。台下观众看得过瘾,我们也演得起劲。”该市凤岗镇路塘农民艺术团成员陈小平告诉记者。路塘农民艺术团是南康市小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团,现有50多名演员,自编自导了许多反映农村建设新成果,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小品、相声、快板、采茶戏等。今年,路塘农民艺术团表演的民俗节目《抬毛老爷》在赣州“民间民俗展演”中获一等奖。此外,该市横市镇曾坑农民乐队、赤土老年艺术团等民间文艺组织也日益发展壮大,深受群众喜爱。
为了让群众当好文化舞台的主角,该市还组织文化馆、采茶剧团的业务骨干将最优秀的文艺资源送到基层,并培养基层群众文化组织20多个、农村文艺人才500余人,大大提升了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水平,带动了农村文化队伍的发展。该市还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农村综合文化站的覆盖率已达100%,一些一直活跃在乡间并为当地群众所熟悉的小戏、秧歌、快板、山歌等特色民间艺术也有了自己的演出舞台。目前,该市有老年文化艺术团、农民乐队、女子乐队、器乐组合等民间文艺团体近百个,活跃在城乡的各个角落,成为基层文化生活的主力军。(宗家财 特约记者刘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