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沃野文化花千朵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7日

    东村欢歌不断,西寨锣鼓喧天,南庄黄龙狂舞,北场瑞狮欢腾……走进定南,行走在生机勃发的各个村落,处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文化馨香。近年来,该县把加快建设文化强县作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磁场的魅力,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演绎“送”到“种”的变奏曲

  采茶小戏《牛二嫂保鲜》表演得生动传神,赢来阵阵掌声;客家山歌《哥想妹来妹想哥》唱得荡气回肠,博得满堂喝彩……近日,在定南县龙塘镇桐坑村文化大院,众多村民挤在一起,其乐融融地享受着“文化盛宴”。

  定南县在全县大力开展“乡土文化”培育工程,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镇村(组)组织、农民看戏”的思路,挖掘农村传统艺术,扶持农村文艺团体,培育农村文化人才,让农民自己在家门口搭台唱戏。县财政每年拨专款对农村业余剧团进行扶持,帮助增添器乐、音响设备、演出道具等,县剧团派出专家进行艺术指导。全县组建了33个民间文艺团和120多支文艺表演队,他们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自编自演节目,进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

  打造乡土文化“起搏器”

  “‘三送’干部真是好,全村百姓都知道;惠农政策送上门,助民走上致富路……”近日,定南县天九镇天花村的徐秀英大婶早早吃过晚饭,来到文化中心户任玉莲家,参加快板《赞赞咱的“三送”好干部》的排练。如今,“忙时做工务农,闲时开锣唱戏”的场面在该县几乎村村都有。

  定南县在抓好城区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乡土文化“起搏器”,尽量将财政“蛋糕”向农村倾斜,将农村文化阵地与社区文化中心、村级党员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工程等捆绑起来进行建设。目前,该县已建立乡镇文化站7个、村文化室119个、文化中心户430多户。

  吹响民间文化号角

  定南县岭北镇南丰村是传统的“马灯舞”之乡,但现在近乎失传。今年69岁的李奎宁老人不顾年迈力衰,在村里着力培养热衷民间技艺的艺术人才,把濒临失传的“马灯舞”传承给下一代。在他的影响下,如今在该村,大部分村民学会了跳“马灯舞”。

  定南县民间文化丰富,为了发掘、保护并传承好民间传统文化,该县拨出专项资金,加大对民间艺人的扶持力度,开设乡土人才培训班,由民间艺人带头授课,着力培育乡土文化新人。该县还注重文化创新,结合各镇村文化进行二度创作,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凸显各自文化特色,从而形成了“镇镇有品牌、村村有特色”的喜人场面。(黎桥洲 特约记者郭华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