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中国贫困人口1.28亿 6.3元过一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8日

10月17日是世界第2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号召在这一天用6.3元过一天,以增进对贫困的感受。

2011年,中国将贫困线标准从2010年的1274元调高至2300元(2010年不变价),这一数字平均到每天,就只有6.3元。而这道新的贫困线划分,使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到了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在致辞中表示,实现包容性发展,让贫困人口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是中国政府大力追求的发展目标。

中国在过去30年间使6亿人口顺利脱贫的成就,无疑引人注目。而联合国以可持续发展精神为指引制定2015年之后的联合国发展框架,则使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受到格外关注。

但掌声难掩隐忧——在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过去30年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扶贫战略,开始显露其局限。在有条件利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人脱贫以后,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是无力利用市场条件的人,通过经济增长成功脱贫的潜力已所剩无几。正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所说,“中国的减贫事业正处于历史转折关头”。

当前,全球70%的贫困人口分布于中等收入国家而非低收入国家的现实,值得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并进入“刘易斯拐点”区间的中国警惕。中国的减贫成就将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中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收入分配、市场机会、公共服务等方面不平等的加剧,将使减贫变得更加困难,并有可能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从全球范围来看,196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而在2008年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的只有13个。长期依赖出口型增长策略造成收入和资产分配不平等、抑制居民消费和国内市场的形成,被认为是那些中等收入国家经过近半个世纪依旧未能跳出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原因。

通过消除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给每个人提供共享发展成果的平等机会的包容性发展,被视为破解上述减贫挑战的基本策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为上述高层论坛发来的致辞中,呼吁中国进行包容性发展。“中国为塑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模式所做的努力,可使至今所取得成就更发扬光大,从而有助于战胜国内尚存的减贫挑战。”潘基文说。

对于包容性发展,回良玉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贫困人口的经济制度,注重为贫困人口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减贫;二是发挥优势,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根据资源禀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创新机制,加强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