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新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3日
【财新网】(记者 杨秋波)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10月22日在京发布全球电动汽车指数称,中国今年二季度仅售出235台纯电动汽车,比上一季度的343台下降31%,下滑幅度为全球主要市场中最大。同时,麦肯锡对于中国在2020年达到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表示谨慎乐观。相比之下,日本将成为这个产业的领头羊。
麦肯锡预测,未来五年内,即到2017年电动汽车中国的产量可能会达到273150台,仅为汽车总产量的1%。而日本将生产多达779000台的电动汽车,占汽车产生总产量的9.7%。德国和美国也有可能将电动汽车的产量推升至218300辆和362300辆,分别占汽车市场总产量的3.55%和3%。
虽然麦肯锡预测未来五年中国中央政府对研发、生产以及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仅次于美国,但企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
麦肯锡全球董事柯明义(Axel Krieger)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与德国的企业自身对研发方面的投入量很大,对电动汽车产业非常认真,宝马还成立了电动车的独立部门,而据其与中国客户的交谈,中国企业并没有严肃做这方面的事情,中国基础建设方面的落后以及标准方面的不明朗,发展方向难以确定,制约了中国企业积极性。
此外,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王三强对财新记者表示,中国资本集中度太低,资本分散使得企业研发投入难以扩大。
麦肯锡的数据还显示,美国二季度世界范围内销售了7931台电动车,环比上涨28%,领先于所有市场。其他市场的数字为日本4240台、法国2056台、德国1284台。除日本二季度销量也下滑了13%外,英、法、德、意等国则均呈现5%-28%的销售涨幅。
柯明义表示,中日电动汽车销售下滑幅度大,除了基数较小这一因素,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电池供应紧张、市场供应下滑、需求不振等。
2011年“4·11”杭州新能源出租车自燃事故的鉴定结果显示是由于电池组装环节未考虑车辆运行环境导致自燃;而深圳“5.26”重大交通事故鉴定结论则称车体燃烧与比亚迪e6质量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王三强认为,两起事故均已导致公众对电动汽车技术安全的不信任。
二季度中国电动车销量的下滑,也令实现新能源汽车规划蒙上更深的阴影。
今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给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据麦肯锡统计,不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国在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这42个月期间销售了4800万辆汽车,然而其中仅有7834台电动汽车,占比不过0.02%。此外,丹麦的数字为0.17%,日本占到0.16%,美国为0.09%。
公共服务领域的车队被认为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拉动作用最大的,但纯电动车今年在这一块的销售情况亦不不乐观。王三强表示,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缺少了奥运及世博期间对公共领域电动汽车增长的拉动,以及近来出现的一些新能源事故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长期看,麦肯锡认为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有很多优势。在中国,电动汽车可使驾车成本节约90%,对消费者有很大吸引力。另外,中国政府补贴力度相对较大。
柯明义认为,中国必须解决目前基础设施以及标准不明朗的问题,在国内市场推动全球性标准,而不是中国标准,并鼓励全球汽车厂商的参与。王三强也称,对2020年中国达成新能源汽车规划中的目标表示谨慎乐观,但只要鼓励政策到位,发展也会很快。■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