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赣县创新三种模式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0日

    小山丘变荒为宝,小流域披上绿装,崩岗侵蚀区变成绿色“聚宝盆”,近年来,赣县创新推广沟坡兼治的“竹节沟+水保林草”生态治理模式、“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窝挖塘,平地建栏”的“猪—沼—果—鱼”立体开发模式和“上截下堵、中间开发三个结合”的生态型崩岗治理模式,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该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00多平方公里。

  赣县大田乡杜屋小流域在治理前是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强度流失区,地表裸露、土层含沙量大、水源涵养差、林草成活率低。该县采取沟坡兼治的“竹节沟+水保林草”生态治理模式,高密度种植乔灌树种进行林相改造,在水平沟坡面种植混合草种,营造乔、灌、草混交的水土保持林,起到了快速恢复植被的效果。同时,在流域内的主要侵蚀沟道内修筑谷坊、塘坝、拦沙坝等,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不但解决了禽畜饮水、农田灌溉等问题,而且起到了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目前,该流域集中连片治理面积3000余亩,基本达到了水不出沟、泥不下山的效果,地表植被覆盖率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位于赣县国家现代农业清溪示范园核心区内的枧田小流域是典型的山地丘陵中度侵蚀区,该县通过“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窝挖塘,平地建栏”的“猪—沼—果—鱼”立体开发模式,目前已在该小流域兴建水利水保工程87座(处),建成柑橘园5000亩,油茶园1500亩,百果园1000亩,百花园500亩,现代农业初具规模。该县在小流域治理中积极实施以脐橙为主的“兴果富民”工程,建设精品示范果园,建立种养基地30余个,发展脐橙等果园2.5万余亩,水产养殖3000多亩,已逐步将小流域建设成为水保治理的示范基地、农用技术的培训基地和农民致富的产业基地。

  在赣县白鹭乡,采用“上截下堵、中间开发三个结合”的生态型崩岗治理模式,通过强度削坡、土地整理把荒废的崩岗侵蚀劣地变成农业用地,对较大的崩岗采取上截、下堵等工程措施后,在崩谷内整修出高标准的反坡台地,栽种经果林,昔日百害而无一利的崩岗侵蚀劣地变成了绿色“聚宝盆”。(王燕 邱欣珍 特约记者邱日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