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叶檀:未来五年 企业高管年薪是否会高达一千万?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1日

    未来五年,企业高管的年薪是否会高达一千万元?笔者认为很有可能。某些半市场半垄断行业的企业老总年薪是否会高达1亿元?这也是很有可能的。既然曾经出现过中国平安老总年薪6616万元的前车,未来出现年薪1亿元的老总也并不稀奇。

    我们尊重由市场、创新、能力所得的高薪,同时,必须正视以下事实,收入差距如果不加以抑制,必然会越来越大,高薪阶层将形成最具话语权的既得利益群体,进而阻止《工资条例》与利得税等一、二次分配的改革措施出台。

    未来收入差距可能会有多高?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十一五”期间,公司高管人员年薪水平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由2005年的29.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6.8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8.1%。其中,2007年高管年薪平均递增速度达到57.19%。此外,部分行业企业高管年薪已经达到上千万元。

    假设高管年薪维持每年18.1%的增速不变,以29.1万元的基数,未来20年年薪高达800万元左右,这是几何级数的上升。如果增速像2007年这么高,高管会成为富豪,年薪亿元,不在话下。不过,上述年薪额只是基于数据的假设,在正常的市场中,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行业景气度有高有低,今天赚钱的公司明天可能会赔钱,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老总,股价有高有低,今天是亿万富豪,明天可能身家缩水一半。

    市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指数效应,收入差距会加大,这正是目前美国、中国香港地区正在出现的一幕。在我国,香港居民最低工资在降低,而在内地,高管薪酬在增加,收入差距扩大。根据全国总工会2010年的一项调查,两成职工5年间从未涨过工资,208家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相差近18倍——而这一差距,在1979年仅为1.18倍。因此,进行二次分配,把过高的收入以及资本利得回馈给社会,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前提是税费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保障企业家创业的积极性。

    再假设,如果有企业高管可以坐享高薪,不管企业盈利还是亏损,年薪节节上升,这样的薪酬体系,既丧失了公平,也丧失了效率。企业建立薪酬体系的本意,是为了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即将破冰,暂时被搁置的《工资条例》似乎也将分拆单项推出。垄断行业工资不改革,则无法让垄断企业真正市场化。

    毫不奇怪,该条例需要考虑各方利益。据媒体披露,参与《工资条例》起草的各方主要包括:代表工会力量的全国总工会;代表民营企业的全国工商联;主要代表国有企业的中国企业联合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比如人社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发改委、国资委等。受成本上升、经济下行的民营企业家们担心最低工资制卷土重来,中企联则认为过度强调工资集体协商的作用,可能会忽视企业自主经营,担心硬性规定会对企业造成影响;垄断行业抵制《工资条例》在情理之中,《工资条例》意味着垄断红利受损。

    一位参与条例讨论的学者认为:“一旦被定义为特殊行业,其工资收入就要受到监控;并且工资收入增长与社会整体收入增长,需保持均衡的增长水平。”

    《工资条例》草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针对垄断行业加大监管力度,曾提出定期公布垄断行业企业工资平均水平、涨幅、具体金额等指标。不过最后,“垄断行业”以“特殊行业”概念代替。

    为了捍卫自身的垄断红利,任何博弈都可以理解。不过,如果垄断行业不能受到同等有力的监管,那么改变垄断行业的工资就是一句空话。是让垄断行业成为半公益的企业,还是任由垄断行业发展成为经济组织中抑制竞争与创新的肿瘤细胞,我们站在十字路口。

分享: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