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7日
兴国有了高速路
兴国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之一
兴国县举行“苏区贫困学子关爱工程”启动仪式
塘背河小流域水保治理前后的对比图
兴国县金萤氟化有限责任公司一角
人间仙境――丹霞湖
项目建设 夯实振兴发展基础
8月26日,兴国(深圳)招商引资环境推介会在深圳落幕,此次推介会共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达157亿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5个。项目涉及军工产业、机械制造、电子通信、汽车配件、旅游开发、现代农业等多个行业,这标志着兴国县招商引资工作掀起了新一轮高潮。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细胞”,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支撑。兴国县紧紧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实施苏区振兴发展重大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联合瑞金于都两县(市)初步完成了《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总体规划》,按照“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策划包装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实施一批有优势、有潜力、有效益的好项目。目前,该县围绕交通、能源、城建、工业、农林水、社会事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编制提报了9个方面415个苏区振兴重大项目;确立了2012年度重点建设65个项目,总投资达232亿元,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积蓄了发展后劲。
该县还以成功举办兴国(深圳)招商投资环境推介会为契机,以建设瑞金、兴国至福建龙岩“一核两翼”产业走廊为目标,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先后赴江苏、浙江、福建、深圳、珠海等地考察学习,在北京、深圳开展乡贤恳谈会,开展产业项目专题招商、重大项目专门招商、新兴项目专家招商,实现从零星招商向专业组团招商转变,迅速掀起全民招商热潮。该县还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整合资源组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公司,下设城投公司、国资公司、工业园开发公司、旅游开发公司、矿业公司等5个子公司,全力打造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投融资平台,打破资金瓶颈;着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坚持土地集中成片开发,实现以地等项目,为项目落地提供土地保障。县里全力打造项目建设的“洼地效应”,加快建成一批项目,采取工期倒排的做法,抢时间、抓进度、赶工期;认真执行重点项目“一位挂点县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份时间安排、一套帮扶方案、一个督查台账、一项奖励办法”六个一项目推进措施,提高和确保项目合同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和投入产出率;还进一步细化项目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完善日常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奖有功人员,形成“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论输赢”的工作氛围。
“三化”同步 铆足振兴发展后劲
今年5月,经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认真评审,兴国县继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吴起县之后,第三个获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引领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发展生态化,取得较好成绩。
工业经济欠发达、发展不足是兴国最大的县情。该县充分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氟化工及矿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及配套产业,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并建立健全现场办公制,简化办事程序,做到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设法办,涉及多个部门的事协调办,竭力为客商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该县还按照建设“工业新城”的要求,抓紧完善园区总体规划,认真组织扩园扩区,力争短期内园区建成面积新增2000亩以上,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和区域竞争力,打造投资“洼地”。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该县围绕建设30万人口的“赣州卫星城市”的目标,进一步优化规划、完善配套,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式城市。该县坚持立足实际、适度超前,聘请高资质设计单位优化提升县城各大片区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高标准做好坝南新区、和睦新区等重点地段规划设计。该县还同步考虑社会事业的发展,统筹布局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交通等场所和设施,精心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城镇市政公共设施体系。为提升城市品位,该县做好中心城区绿化、亮化,争取用三年时间打造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并积极洽谈和引进大润发综合体、五星级酒店和度假村等一系列项目。
该县坚持用产业化理念和手段谋划、推动农业发展,把生态、绿色、有机、特色作为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努力建设高产油茶重点县、苗木花卉大县、生态旅游名县。为实现发展生态化目标,该县除了严控高污染企业的进入,还坚持不懈防治水土流失,总结出一套“宜时宜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好模式,并创造了注重民生水保工程建设、创建水保生态示范园、推行治理成果移交制等新亮点。如今,山地植被覆盖率由28.8%上升到82%的巨变,使曾经的“江南沙漠”变成了“江南绿洲”, 山绿了,水清了,田肥了,农民也富了。
民生工程 凝聚振兴发展人心
9月27日,兴国县隆重举行了“苏区贫困学子关爱工程”启动仪式,有675名特困学生和孤儿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将获得生活补助。这一关爱工程主要采取免费集中就读和免费分散就读等方式,让“两红”人员(在乡退伍红军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直系后代及孤儿特困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习。这一做法受到了中央、省、市媒体关注。
近年来,兴国县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时刻叨念着群众,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内容入手,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让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幸福。该县把教育和卫生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大投入,改善条件,让其成为全民共享城乡发展成果的主渠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先统筹安排人力、财力、物力,着力办好学前教育、办优九年义务教育、办强高中教育、办活职业教育。该县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城及中心乡镇中小学,优化县城及周边、中心片区教育资源,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村学生向县城和乡镇条件优越的学校集中,实现教育公平。认真实施好“苏区贫困学子关爱工程”,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该县还优化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启动人民医院迁扩建项目,实施中医院和妇保院迁建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规范农村卫生所,拓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该县还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做好做实,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一户一宅、节约用地,分类分批、统筹推进,规范程序、阳光操作的原则,高点定位,高位推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为让困难群众“拆得下、盖得起、搬得进”,该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补助,银行贷款帮扶和建材优惠供应;结合“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工作实行干部结对帮扶,同时引导企业人士、社会爱心人士,通过捐款、捐建的方式帮助困难户进行危旧土坯房改造。该县建立了以“一证一票、票证同号、定量优惠、实名供应”为主要内容的“实名制”优惠供应建材制度;实行了效能管理机制,将领导挂乡驻点帮扶、成员单位挂点帮扶、乡镇党政领导挂村、干部包户、“三送”干部一对一帮扶等全部纳入效能管理,制定了《兴国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百分制考核方案》和《兴国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一票否决”考核办法》,实行高频率的督查问效。
提升党建 筑强振兴发展堡垒
今年6月,兴国县委先后被中组部、省委评为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县委;兴国县委组织部又被评为全国组织系统先进集体;龙口镇文院村、埠头乡垓上村、长冈乡塘石村、社富乡老干支部等一批先进党支部被评为省市先进党支部……近年来,兴国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上台阶、提水平,为振兴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
兴国县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组织坚强、提能增效、先锋引领、保障提速、制度落地”五大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得到新的提升。该县不断深化和拓展农村社区“一组两会三站”、城市社区“一部两会三站”等原创性做法,让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探索创新了以“分领域抓整改、分类别抓推进、分系统树典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分工作法”, 推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并深入推进“3+2”农村党员管理办法、“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工作机制、一村一名“实习村官”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包组联户”工作机制等,推动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
兴国县还整合县直(驻县)单位党组织的资源优势,按照经济部门结“穷”村、政法部门结“乱”村、党群部门结“软”村的思路,引导城市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落实“帮理清发展思路、帮建强班子队伍、帮健全工作制度、帮一批资金和项目”等四帮举措,实现党建资源向基层倾斜,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激发党员队伍活力,该县每年选聘5至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担任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幅度提高村书记主任待遇,还出台了《兴国县关于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激励机制的暂行办法》,推广了党员“先锋创绩”、“定区联户”、“定责储绩”等一批长效工作机制,激发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力。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