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金银币市场成交冰火两重天 当代金银币胜近代币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8日

金银币市场成交冰火两重天 当代金银币胜近代币

O版“袁大头”可见“圆”下方嘉禾交汇处有一个细小的O字。

  钱币市场寒流中遇“小阳春”

  2012年北京钱币邮票博览会本周初闭幕,虽然适逢行业寒流来袭,却依然成交红火。两场钱币拍卖会的成交率均接近80%,其中,精品拍卖会的206号拍品2011辛卯(兔)年梅花形1公斤纪念金币以120万元的高价落槌,刷新了同类生肖产品的拍卖纪录。业内人士戏称11月为2012年钱币市场的“小阳春”。

  与广州钱币收藏爱好者类似,北京的钱币收藏群体也主要追捧两类藏品: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当代金银币(主要是1979年之后发行的产品);二是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各地造币局铸造的近现代机制币(主要是老银元)。

  记者从近期市场了解到,两类钱币近日成交冰火两重天,受价格大跌、鉴定机制革新的影响,当代金银币成交数量较多;而对于老银元来说,至今仍没走出行业寒流,交易冷清,资深藏家持币待沽。

  市场成交:当代金银币胜近代币

  本报记者在本次钱币博览会、二手市场看到,当代金银币的“风头”明显胜过以老银币为代表的近现代机制币。虽然2012年受纸币市场不景气影响钱币成交量整体下滑,但人物纪念金银币、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大规格金银币仍被众多藏家追捧。

  与之对比,老银币的关注度并不高;几场北京拍卖会上,老钱币的成交率直线下滑,大量“袁大头”、“龙币”惨遭流拍,资深藏家惜售,普通藏家不愿买进。以往10月~12月,广州老银币藏家都会集体去北京参加拍卖会,但据记者了解,今年北上淘金的动力并不强,“买涨不买跌”思维阻碍了南方藏家的步伐。

  广东粤宝的钱币投资专家王超宇认为:“同一个市场,两个类型的钱币之所以有区别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投资性价比的问题,在多数藏家看来,当代金银币价格虽不低,但均有金、银材料的价值保证;反观近现代机制币,材料较廉价,伪造品数量多,投资难度较高。再者,2011~2012年,国际钱币鉴定机制被全面引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各类钱币均可由美国权威机构进行标准化评级;但近现代机制币无法出国,其可信度较之当代金银币就大打折扣了。”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