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
历经一年时间的准备与筹措,北京终于在本月初跨出政府补贴家具以旧换新试点的第一步。
北京红星美凯龙市场部张经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7日有100多家商店加入了以旧换新的行列,占到总数的60%左右,总共的以旧换新订单已经有90多张,形势还是比较好的。”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家具以旧换新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突破旧家具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瓶颈。
可获家具销价10%的补贴
根据 《北京市家具以旧换新试点实施办法》,从2012年11月1日开始,北京市开始试行家具以旧换新,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政府补贴名义,鼓励家具以旧换新消费的政策。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家具以旧换新政策之所以选择在北京试行,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北京的居然之家等家居企业之前就推行过家具以旧换新活动,经验较为丰富,二是北京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
政策规定在试点期内,个人消费者在试点家具销售企业购买柜体、沙发、床具、桌椅等4类新家具,并交送同一种类、同等数量的旧家具就可以获得家具销售价格10%的补贴,补贴由政府和家具销售企业共同负担,各承担5%,单件家具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元。
北京市商务委服务交易处负责人明确表示,家具以旧换新补贴期间,销售企业不得采取任何方式限制消费者同时享受企业促销优惠和政府以旧换新试点补贴。即消费者可同时享受商家的各类促销优惠和“政府版”以旧换新补贴。
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此次试点虽然还未满十天,但是效果和问题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最直接的便是抵扣时间问题,很多品牌需要订单生产,有的生产周期比较长,购买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拿到以旧换新凭证,但这时还没到领补贴的那一步,原定一个月的试点便结束了,想参与的百姓不免为“来不及”申领补贴而担心。对此,北京市商务委特别表示,“家具以旧换新”发放“以旧换新凭证”和领取补贴的截止时间由2012年11月30日延长至2013年1月31日。
另一个问题来自运输,按照目前办法,如果新旧家具不在同一个地址,购买人需要自己把旧家具送到销售方旧家具仓库后才能获得相关凭证。记者采访的多位有意参与此补贴的人士均表示了担心,“运费如果自己承担,原本10%的补贴自然就会直接缩水。”
主要阻碍厂家参与活动就是运输和处理旧家具比较麻烦。家具除了一些优质木材打造的以外,普通板材家具的回收利用价值很低,目前除了作为燃料和废品收购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办法。朱长岭说,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废旧家具再利用处理技术攻关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建立起旧家具回收的合理机制,解决旧家具拆解利用等难题。
拉动家具市场内需
为什么选择家具作为促消费的突破口?这与目前我国拉动住房消费有关,也与房地产调控背景下,家具企业步履维艰有关。
数据显示,2012年1月~6月全国家具制品产量共生产3.25亿件,实现同比增长1.54%,较上年同期增幅收窄3.6个百分点。北京的试点很可能是打开全国试点的一块敲门砖,商务部积极支持地方进行家具以旧换新的试点,“试点好的话,要加以总结,如果可以的话就在全国推广”。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根据家电以旧换新的经验,将能额外拉动约15%的终端消费,家具内销增长率将能达到35%。
商务部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阐释为,一个就是对家具市场的带动作用,到底是不是像政策设想者预期的那样明显,另一个就是通过试点,财政也在试探,家具以旧换新财政支持力度到底需要多大,持续更长时间,需要多大规模的财政支持,两者进行一个比较,才会最终确定这个政策到底能够执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