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余书福 实习生张晨辉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经过环境美化后的南康市蓉江街道莲花村(12月1日摄)。今年6月以来,赣州市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强力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攻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先解决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建设等突出民生问题。新华社 发
“农民拆旧建新房,脸上那个喜洋洋;吃水不忘挖井人,一生铭记党恩情……”近日,记者在石城县采访时,听到这首由当地文艺爱好者创作的歌谣,唱出了赣南人民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的喜悦心情。
历史定当铭记,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破题之作——10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宏伟蓝图,让赣南老表喜笑颜开。这背后,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苏区的殷殷深情;这背后,是赣南百姓安居乐业,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殷切期盼。
■强力推进 今年开工建设超过10万户
7月27日,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动员大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在大会上特别强调,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是落实中央关怀的大事要事,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举措,是扩投资稳增长的有力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契机,更是推动农村变革的新动力。
动员大会召开后,市委、市政府以对党负责、为民尽责的态度,高位推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全市上下紧密结合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紧扣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这一重点民生、德政工程,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已拆除危旧土坯房户数超10万户,拆除面积达899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户数10.5万户,规划20户以上的集中建设点930个,其中已动工建设的813个。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呈现“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工作热情高,建设氛围浓,推进速度快,干群关系和谐”的良好局面,得到了省委副书记尚勇、省纪委书记周泽民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尚勇在调研时指出:“没想到赣州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为振兴发展开局大事,启动如此之快,力度如此之大,出乎意料。”周泽民在调研时,还即兴作诗一首:“家家户户盖房忙,百姓心里喜洋洋,感谢党的政策好,齐心协力奔小康。”
■科学规划 新建的房子既牢固又漂亮
在加快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中,赣州市农房办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凝聚各行各业力量。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防震减灾、矿管及水利等职能部门,结合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重点“沿高速公路、沿国道、沿省道”的原则,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规划选址与城镇规划、村庄布点相衔接,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相结合,注重防灾、节能、环保,加快分散自然村向中心村、圩镇、城郊集聚,扩大村庄规模,促进城乡一体化。
在强化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施工人员高度重视切坡、填方取土等现象,避开地震断裂带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地段,以及次生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全市科学规划布局930个20户以上集中新建点,增聘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设计了36套具有赣南客家特色、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新户型图,并编印了近万套新户型画册,免费发放到改造户手中。
近日,记者在龙南县武当镇石浮塘异地新建精品示范点采访时,村民们正忙着刷墙、装修,该镇实施的3个危旧土坯房改造拆旧新建点和3个异地新建精品示范点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经过专业人员的规划设计,一栋栋具有赣南客家特色的新房拔地而起。70多岁的村民叶祥来看着工人们在忙着为自己盖房,激动地对记者说:“太感谢党和政府了,不仅给我们盖新房,还派人给我们搞设计,房子又牢固又漂亮,今年我就可在新房子过年了。”
■惠民举措 优先为五类人员筑“暖巢”
受历史条件等制约,在其他地方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土坯房,在我市的不少农村,还是村民们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的居所。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居住在建设年代较久已破旧的土坯房里,风来墙晃,雨来屋漏,让他们担惊受怕。告别土坯房,住上安居房,是他们几代人的梦想。
对此,在土坯房改造中,全市始终坚持优先解决“两红”人员及烈士遗孀、烈士子女、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等五类人员住房困难的原则,对于没有自筹资金能力的特困群体,由乡村或理事会统一安排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住房面积30平方米左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平房;对分散供养五保户,组织对现有的旧校舍、旧厂(场)房、旧办公楼等闲置房屋进行修缮改造,以低价转让的形式集中安置,或者帮助其购买本集体范围内质量较好的旧房进行置换;对分散建房的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人等特殊困难改造户,建立亲戚、朋友以及干部全程结对帮扶机制,协助其解决建房资金,帮扶其早日住上安全房。
日前,记者在寻乌县菖蒲乡黄砂村采访时,烈士子女、困难户李其贱看着自家的新房子即将完工,一个劲地称赞:“党的政策就是好,不然我哪有能力盖新房子啊!”他一边说,一边领着记者在他的房前屋后转了一圈,“你看,都是砖混结构,后院还有储藏间,又牢固又实用,以后刮风下雨,再也不担心房子会倒了。”
在龙南县龙南镇井岗村农村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点,贫困户唐胜一边将砖块堆放到手推车里,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家几代人都居住在土坯房里,整天提心吊胆房子会倒塌,现在好了,我家马上就可住新房了,感谢党的好政策。”
■结对帮扶
3万干部“三送”全覆盖
为加大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力度,市委“三送”办重点挑选有基层工作经验、善于和群众沟通交心、在群众中口碑好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干部进行重点结对帮扶,并按照“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要求,建立“领导联系乡、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的帮扶机制,做到每户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户都有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干部挂钩联系、结对帮扶。全市3万余名“三送”干部,重点联系帮扶了28万多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房户,实现了全市农村土坯房户结对联系全覆盖。
在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工作中,“三送”干部走村入户,大力宣传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积极推广新户型,引导指导农民改造土坯房。通过走访,“三送”干部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和改造户实际困难,协助村民解决资金缺口、手续报批等实际困难,为帮扶对象排忧解难。与此同时,市“三送”信息中心每天通过短信形式发布当天建材价格,让土坯房改造农户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建材价格行情,切实降低建房成本。事实上,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中,各地政府在充分尊重市场竞争前提下,充分利用政策调控等手段,把红砖,砂石、水泥、钢材、木材等主要建材价格纳入了监管体系。以水泥为例,市有关部门与5家水泥厂签订了土坯房改造水泥供货协议,从今年9月8日起至明年3月31日,这5家水泥厂的供货价格统一实行最高限价260元/吨,农户自愿选择品牌,凭票就近到供应点提货。
2012年即将过去,当前,赣州的干部群众正以锲而不舍的韧劲、求真务实的作风,一笔一画写大民生。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