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深圳商报: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之路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屈宏斌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4日

    临近2012岁末,西方经济疲弱仍在持续,市场将目光投向中国并密切关注决策层刺激经济的政策举措。未来一段时间,有望看到财政和货币稳增长的政策努力持续,并拉动经济温和回暖。关注短期政策波动之余,更应注意到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正加速推进。

  笔者预计2013年新一届政府领导层上台后,金融领域的改革推进速度可能大大加快并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具体内容可能包括银行体系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可兑换几个方面。这一系列可期的变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关键内容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获取更高收益并进而促进消费,为经济增长从投资向消费转型并提升潜在增长速度创造条件。

  本文分析了未来三到五年可能的改革推进路径。金融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过程中的波动和曲折在所难免。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借鉴他国历史经验及教训无疑也有助于少走弯路。

  一是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的累积迫使决策层近年加快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我国超过50%的国民储蓄率决定了资金并不成为其问题,但长期融资工具的匮乏意味着基建投资项目的融资不得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并因而造成了项目周期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之间的错配。这一错配在过去几年已经通过政府债务的积累有所显现,而引发市场对于银行系统性分先累积的担忧。从长期来看,要解决这一错配,并适应未来城市化需求,债券市场的发展亟待加快。当然,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如何将相互割裂的几个债券市场一体化并对发行统一监管以及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框架对提高市场效率至关重要。此外,允许国际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债券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也将刺激银行业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及消费者的融资需求。

  二是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架构,货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基于资金的供求关系,起到基准利率的作用。这意味着央行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将主要通过直接干预货币市场利率来完成,而降低对诸如贷款配额及存款准备金率等行政性政策工具的依赖。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提速。以历史为参照,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而人民币在境外使用有限,人民币国际化相对滞后。与突飞猛进的经济地位相比,人民币要达到与之相符的影响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近三年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非常快,可以说正大踏步向成为全球货币迈进。

  四是推动人民币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通常遵循渐进原则。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已不像部分人所以为的那样严厉。因此,目前资本账户下的人民币可兑换性已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鉴于目前中国经常项目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且国内金融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之中,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及投资中的作用继续扩大,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QFII和QDII额度,并进一步放开本地及外资机构和个人的购汇限制,鼓励对内对外的人民币直接投资。

  最后,借鉴各国历史经验,要避免出现大的动荡,正确的改革顺序非常重要:国内银行体系改革最先进行、利率市场化以及发展债券市场随后,货币可兑换往往放在最后。金融改革的最终成功也离不开财政领域和立法领域的改革配套。

分享:

来源: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