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来源:赣州金融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6日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赣县紧邻中心城市,处于建设赣州特大城市的核心范畴,具有较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也拥有良好的产业形态,已逐步构建出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近期,我们就赣县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结合实际对加快赣县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做如下思考:

    一、赣县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赣县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钨、稀土、铜、铝、食品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工业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时刻谨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强县、建设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依托钨、稀土、食品等传统的优势产业基础,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逐步建成一个资源节约型企业群和“三废”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2010年3月,省工信委授予赣县经济开发区“江西省钨和稀土产业基地”。2011年,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批复同意设立赣州稀有稀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赣州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自此,赣县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应用产品,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配套,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可持续发展。全面形成有钨、稀土、食品为主导产业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开拓其他有色金属产业,建设成全国一流的钨、稀土精深加工基地,并逐步形成了企业内部循环、产业之间循环、区域范围内循环的模式。工业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8%,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8.6%,重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的企业有12家,实施率达到80%以上。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环节、多平台的循环经济产业。

    一是正集中精力推进铜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加快巨龙公司、欧博空调、天文磁业、大金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争2013年实现基地产值10亿元。二是继续做好钨、稀土废料产业文章。重点支持金鹰稀土、诚正稀土、新盛稀土废料回收、隆泉新材料等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壮大,谋求赣州稀土废料加工产业的核心地位,实现产值近40亿元,大力建设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三是不断完善甜菊糖特色循环产业链。推动华能电厂余热在甜菊糖加工中的二次利用,推动甜叶菊废渣生物质能和应用燃料开发,完善甜叶菊废渣的饲料、有机肥料的循环化利用,打造具有赣县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形成30亿元以上的规模,努力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四是加快发展新型建材综合利用产业。该产业是赣县迅速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型主导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了利用瑞金华能电厂粉煤灰、煤渣等废弃物转化成水泥、新型墙体材料、静压管桩等产品的主要原料,现以江西宝华山集团赣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骨干,以东圣环保、三晟建材、丰达管桩等一批技术水平高、加工能力强的下游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赣县循环经济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认识还不到位。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影响,一些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研究不深,没有将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真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发展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倾向,尤其在资源的利用上重视开发,忽视节约保护,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意识比较淡薄。

    二是资金严重短缺。长期以来,由于财政困难,赣县尚未建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不利于调动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从企业来讲,我县大部分企业实力较弱,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开发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有的企业比如华瑞微晶玻璃,虽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循环技术和设备,但后续生产资金普遍紧缺,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是产业链条不长。近年来,赣县循环经济虽然得到一定发展,建立了一些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但多是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产业链条较短,总体水平不高,社会层面的大循环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

    四是发展合力不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当前,赣县至今没有有关加快推进循环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成立发展循环经济领导机构,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各方职责、发展目标、体系建设、推进举措、监督制约机制等还不够明晰、不够协调的问题,尤其是部门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等重要环节衔接不够,在全县尚未完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基础、公众积极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五是政策法规不完善。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循环经济法和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但配套法规还未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产业、技术、税收、土地、信贷以及市场准入等政策都还不完善,循环经济统计检测、考核制度及标准体系还未形成等。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强化宏观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制定的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切实把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摆在工业经济工作的首位。各经济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和制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指导好重点行业专项规划编制,制定和实施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业循环经济、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工业环保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责任与分工,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加强政策研究、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积极探索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经。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努力构建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促进工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发挥优惠政策对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工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和紧缺生产要素配置要相对集中,重点支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关键项目,重点支持重大示范项目和有重大技术突破的循环链接项目。研究制定相关奖励办法,表彰和奖励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产业转型步伐,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原始创新,提高集成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加大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限制发展和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循环经济技术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是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以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重大项目的建设。重点项目计划要与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实施试点示范方案相结合,与主体目标的实现相结合。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金融支持的引导作用。

    五是依法抓好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完善工业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依法开展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推行工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等规范化管理。加快研究建立工业循环经济基础指标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工业循环经济的信息。逐步形成和完善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体系。(赣州金融网)

来源:赣州金融网

责任编辑:谢应梁 袁巍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