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一)
经济社会发展“稳中趋好、好中趋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7日

201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部署,积极进取,苦干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趋好、好中趋快”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经济社会发展“稳中趋好、好中趋快”

提升改造后的赣州市文清路散发出浓郁的宋城风情。(资料图片)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战略比肩齐重,赣州在国家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提升,开启了发展新纪元。

《若干意见》出台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国家14个部委出台了实施意见或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把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摆在“南有中央苏区、北有鄱阳湖区”的重要位置,出台了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迅速抓好《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出台了具体贯彻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启动了42项重大规划和方案、194项行动计划、27项试点和示范等相关工作。

经济发展逆势上扬 主要指标增速前移

2012年,预计生产总值1500亿元,增长10.9%;实现财政总收入230.82亿元,增长28%;公共财政收入141.3亿元,增长2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82亿元,增长32%,增幅位居全省各设区市之首;152个市属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近600亿元,增长24.7%,项目个数、完成投资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市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8个,赣州开发区、章贡区首次过20亿元,赣县、龙南、瑞金、于都、信丰首次过10亿元。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预计粮食产量280万吨,实现“九连丰”。脐橙种植面积扩大到178万亩。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5家,新增14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8个,新增6个,赣县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5亿元,增长14.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0亿元,增长15%。50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竣工投产,28个项目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创建省级产业基地11个。赣州被列为全国唯一的稀土开发利用综合试点城市。

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在18个重点城市开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引进华润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神华集团、中海集团等世界500强和央企。

服务业发展加快。赣州农村商业银行、民生银行赣州分行开业,新增小额贷款公司7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54家。投资100亿元的赣州综合商贸物流园开工建设。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城乡面貌明显变化

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赣州至崇义和龙南至杨村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1000公里,占全省近1/4。寻乌至全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改造国省道314.4公里,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697公里。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和赣韶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昌吉赣铁路客运专线、鹰瑞梅铁路、黄金机场改扩建、赣州港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樟树-吉安-赣州成品油管道开工建设,赣州南500千伏等8个输变电工程、三和跃州水电站建成投运。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预计全市城镇化率41%,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完成东出入口、南出入口改造,北出入口改造、黄金大桥、武陵大桥、沙石大桥、客家大桥等工程快速推进,章江新区近40公里路网工程基本完工,打通老城区断头路8条。文清路、厚德路商业街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投放出租车和大容量公交车各100辆。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以及信丰、兴国、于都、宁都等卫星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改善民生成效显著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7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增长13%。全市财政支出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总量居各设区市之首。整合资金200多亿元办好100件民生实事。10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扎实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建设4.75万套。

生态环境保持优良。完成造林71.77万亩,占省计划任务的163.2%。赣州被列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社会管理水平提升。深化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妥善处置大广高速在建隧道塌方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公众安全感指数居全省前列。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赣州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赣州)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134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73.45万名学生。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成功申报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赣南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国家预备名单。基本药物制度覆盖村卫生室。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深入开展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明显。基本完成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并联审批”机制。精简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8项,精简率44.86%。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推进网上审批、公共资源网上交易、“阳光医药”和“阳光财政”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强化公务用车管理,控制“三项经费”开支,实行廉能风险分类管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记者宋石长 李善财 王继亮 整理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