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最近一段时间,赣州天气寒冷,不少人把帽子、耳罩、口罩、手套、羽绒服等都“武装”起来。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家电商场、超市、火锅店、服装店等,发现在家电厂商眼里,这是一个点燃业绩的“暖冬”;在冬装经销商眼里,这是南方冬装市场难得的“暖冬”;在火锅店老板眼里,这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暖冬”……
家电商场迎“暖流”
连日来的猎猎冷风与时不时的冬雨,使很多市民走进家电商场,挑选或取暖或烘干或加湿用的小家电。市民余雨穿着厚厚的长款羽绒服,摘下手上的加绒手套,在赣州市中心城区的一家家电商场挑选取暖器,她告诉记者:“太冷了,家里那台取暖器还是前年买的,一台不够用就再来买一台,现在的取暖器种类比往年多了很多,安全性能也更好了,还有的取暖器附带了加湿功能。”
在赣州市中心城区的几家家电商场,记者看到,小太阳取暖器、暖手宝、空调、热水器等都被摆放在了商场的显著位置。据某家电商场的导购员陈小姐介绍,这段时间来买取暖器的人很多,销量比往年提高了二三成。目前,市场上的取暖器种类越来越多,如电风扇形状的取暖器、暖风机、暖脚器等,还有集取暖和烘干于一体的油汀取暖器更是备受人们的青睐。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些小家电的功能和安全性能也愈发完善,比如说倾倒断电功能、植绒防烫功能等。人口少的家庭都喜欢用这些小家电来取暖。
在一家电器商场,记者看到一些价位适中,中等型号的小太阳取暖器已经处于缺货状态。记者指着一台价位较高的取暖器,问导购员价格能否再优惠些。导购员说:“这个价位已经很优惠了,如果天气总这样,过几天这个价钱还不一定买得到了。”这位导购员的话虽然有劝说消费者购买的意思,但也说明目前取暖电器市场的火爆。
御寒商品显“暖意”
穿上厚厚的棉袄,戴上帽子、手套、口罩,围上漂亮的围巾,套上雪地靴,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是冬天很多女士的着装风格。在这背后,是被大家冷落了好一阵的冬季御寒物品的卖家们盼望已久的消费热。
采访中,很多卖家都表示冷空气过境给大家带来了浓浓的冷意,却让她们的生意充满“暖意”。“前段时间的生意不好做啊,天气不怎么冷,大家也就不急着买冬装,不管我们怎么做活动促销,销量都不怎么好。这段时间的日销量快赶上上几个月销量的一半了,照这种趋势,春节前就能把成本给赚回来。”卖羽绒服的李老板告诉记者。赣州市中心城区一家服装店内人头攒动,陈列架上挂满了厚实的棉衣、棉裤、羽绒服、毛衣等,店内悬挂的迎新春冬季促销的宣传牌格外醒目。该店内的5间试衣间全有人在试衣,试衣间外还站着几个等待试穿的顾客。在某家广告公司工作的赵小姐在试衣间外等待着,“冬天太冷了,而且冷的时间又长,这样的天气光靠原来那件羽绒服hold不住啊,所以今天再来买件厚点的棉袄。”
除了传统的御寒棉衣外,手套也是御寒不可少的。最近,一款专门针对手机控一族的御寒手套,在淘宝网上销售得如火如荼。在某商城里,记者看到很多款触屏手套的销量都非常高,最高的月销量达到2500多双。如此高的销量,也是这个寒冷冬季为商家带来的一笔“暖”收入。
火锅店内冒“暖气”
家人坐一桌或呼朋唤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品尝各种美味,无疑是冬天最好的餐饮消费享受。火锅里翻滚的美食,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多了缕缕诱人的香味和暖气。
最近一段时间,在诸多火锅店里出现最多的现象就是一桌还没吃完,就有客人站在旁边等他们的位置。座无虚席的火锅店将冬季消费的红火演绎得淋漓尽致。1月10日,一家火锅店里的服务员和记者说:“过几天是双休日,生意肯定会比今天更加繁忙。最近一段时间,要想及时在这里用餐,最好能提前预定。” 此外,也有不少市民选择在家吃自助火锅,既方便又实惠。记者在各大超市看到,羊肉卷、菌类、丸子等火锅配料颇受市民欢迎。
在一家餐饮店,老板这边还在忙着接外卖电话,另一部电话铃声又响起,“你也看到了,天冷了,点外卖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在附近上班的人不愿意离开温暖的办公室,午餐又不能不吃,就会打电话来让我们送餐,最近一段时间的生意真的忙不过来。”如此红火的餐饮市场,着实让餐饮店的老板们辛苦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