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1日
近日,龙南县雪弗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正在操作研磨机生产静音润滑脂。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近日笔者采访发现,多年来,龙南县通过政府激励营造环境,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自主创新也因此蔚然成风,进而以点带面使得园区企业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助推县域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12年,龙南实现工业增加值42.4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61.28亿元,利税总额10.91亿元。
政府激励营造环境
两年前,雪弗特公司还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如今,它已成为全球三大静音脂生产商之一。
“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县里对我们的支持。”该公司经理钟新章说。该县主要领导到公司召开现场办公会时,听说雪弗特的发展面临技术瓶颈,当场建议并支持公司与浙江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杭州轴承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研究高级润滑脂。如今,雪弗特生产出来的润滑脂添加在轴承中,可使运转噪音降低到22分贝左右,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
一直以来,龙南县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通过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结对,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的新路子。同时出台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政策,突出财政扶持向科技企业和项目倾斜,并制定企业评比考核奖励办法,设立企业自主创新奖、企业创品牌奖等奖项,成立专利补助专项基金、科技创新引领基金等,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成功申报的补助10万元。该县还对引进人才实行调高工资一档、入住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聚集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自主创新蔚然成风
龙钇公司是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曾面临经济效益差,无力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困难,生产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在不进行技术创新就无法生存的情况下,该公司下定决心成立了研发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检测分析仪器,并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作为研发费用,建立产品中试生产线、产品应用实验车间和产品应用效果检测中心。同时,瞄准特钢生产必须的添加剂产品,自主研发了4项专利,使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该公司还先后实施了3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并两次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研发中心也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列入了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类似龙钇公司的自主创新举动,在龙南其他企业间已很常见。如以生产食品添加剂及健康食品配料为主的本天食品公司,其研发的“高纯度新型甜味剂三氯蔗糖”新工艺,促使产品获得率提升了19%,公司也成为美国及欧洲三氯蔗糖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在这些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园区企业之间你追我赶,纷纷走上自主创新之路,进而加快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仅去年,龙南就有14家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实施重大科研项目8个,拥有专利51项,20余个产品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产值占该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8.5%,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2.5%。
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近两年来,围绕稀土、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制造、玩具制造等主导产业,龙南县组建了稀土发光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更多企业通过新上高科技生产线、技改、开发新产品等方式,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以稀土产业为例,目前,龙南县拥有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012年,南裕稀土公司和江西理工大学、章源钨业、虔东集团一起成功申报了国家973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华科稀土公司与赣州稀土研究院共同研发稀土荧光粉获得重大突破,龙钇稀土公司和京利公司获得企业科技融资上千万元。据统计,稀土企业承担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已达10项,其中重点创新基金2项;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荣获科技成果23项;申报专利34项,授权1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随着龙南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发光材料及稀土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设立省级稀土产业基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新材料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龙南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广。(李胜雄 叶成 刘霖 文/图)